第111章:臨終託付(第1/2 頁)
“不過聽你這個語氣,我應當是不必為此擔心了。”
謝安的眉頭漸漸舒緩,露出了懷疑得到釋然的笑容。
“叔父所言不錯,王坦之雖然和桓溫有姻親,但其人卻忠心王室,不會與桓溫同流合汙!”謝文正色道。
“忠心王室……這世間還有忠心王室的人嗎?”
謝安呢喃一聲,也不管謝文是不是聽到了,然後微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你回房去吧。”
謝文雖然對謝安眼神中閃過的異樣神色感到有些奇怪,但卻並沒有多想,道一聲“是”便轉身走出了書房,徑直朝他的房間裡走去。
等到書房的門重新關上,謝安才再一次輕聲呢喃道:“所謂的忠心王室,也不過只是利益權衡罷了……”
在他看來,從渡江之後,晉室朝廷中有話語權的人,就幾乎沒有真正忠心王室的大臣。
不然也不至於數十年來,皇權一直得不到伸張。
世家大族輪番執掌朝政,維護司馬家的皇位穩定,除了要靠晉室這一塊“正朔”招牌來招攬北方的流民百姓,聚攏人心來對抗佔據中原的夷狄,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保持“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穩定。
讓士族在朝廷中的地位保持穩定,讓他們獲得的利益與特權保持不減。
而一旦桓溫篡位成功,勢必將會迎來“皇權”得到極大伸張的時代,到了那時,首先作為反面典型清算的,就是以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為首的當朝士族。
在這樣的情況下來看,作為太原王氏代表的王坦之選擇保住司馬家的皇位,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維護家族利益的方式並不只有保住司馬家這一種,如果桓溫像當年王敦那般兵臨城下,在朝廷無力抵抗的情況下,他相信王坦之也會退而求其次。
甚至會靠著姻親的關係,去當桓溫的開國功臣。
一旦做了開國功臣,桓溫就算再怎麼伸張皇權,也不會讓王坦之所代表的太原王氏失去富貴的地位,太原王氏甚至還可能因此更進一步。
而這一點正是他擔心的原因所在。
畢竟現在的朝廷太過於虛弱,根本無法像當年抵抗王敦一般阻止桓溫,如果王坦之這時候做出了幫助桓溫的決定,他也回天乏術!
……
而在姑孰城中的桓溫,聽了王珣和郗超的建議之後,此時也才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司馬昱連發四詔的深意。
是果然疾篤,即將離世,真心託孤?還是以此為計,騙他入朝,交出兵權?
在經過兩天的思索,他最終還是認定司馬昱的目的是後者。
他不相信一個身患重疾,即將離世的君王,還可以親筆寫出四份詔書,而且交給郗超的第一份詔書甚至都忘了掩飾筆跡。
此後的三道詔書,筆跡雖然一道比一道顯得虛弱無力、慌亂而無章法,但那隻能讓他更加懷疑。
作為一生與戰場打交道的人,他對“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句話,實在是太深有體會了。
所以儘管郗超那般勸他入朝,他還是遵從了他內心的選擇。
畢竟司馬昱才五十二歲,而他,卻已經六十花甲了。
他根本不信一向身體康健的司馬昱的病會來得那麼快,來得那麼兇猛!
只見他提起筆,在表章上寫道:“聖體不和,以經積日,愚心惶恐,無所寄情。夫盛衰常理,過備無害,故漢高枕疾,呂后問相,孝武不豫,霍光啟嗣。嗚噎以問身後,蓋所存者大也。今皇子幼稚,而朝賢時譽惟謝安、王坦之才識智慧皆簡在聖鑑。內輔幼君,外御強寇,實群情之大懼,然理盡於此。陛下便宜崇授,使群下知所寄,而安等奉命陳力,公私為宜。至如臣溫位兼將相,加陛下垂布衣之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