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2 頁)
&ldo;你們的就客觀嗎?&rdo;武伯英揚了揚手中的報告,&ldo;你們不客觀,我們不客觀,兩個不客觀之後,結果就能更接近客觀。&rdo;
伍雲甫盯著他看了一會兒,琢磨盤算。&ldo;好,你審問吧。&rdo;
八辦成立一年來,也可朝前追溯兩年,共產黨在西安的公開代表,被公眾津津樂道的,總是那些風采和才氣俱佳之人。而伍雲甫卻往往被人忽視,一直做著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情報往來,人員管理,後勤供給,支撐著這艘激流中的方舟,人們向來只見紅花不見綠葉,只見彩旗不見旗杆。伍雲甫也不想聞名,更願潛在水底,做一顆光滑堅硬的卵石。水落石出的當口,國民黨軍政兩界才發現,八辦真正難對付的原是處長伍雲甫。他是機要電訊行出身,當過中央蘇區電訊大隊長,長徵時就在中央身邊,電報裡都是共產黨高階領導的軍政思想,每譯一封就提高一個層次。加之職業訓養,沉默、細密、務實,把他造就成一件可怕的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八稜鑌鐵棍。
&ldo;不是盤問,更不是審問,只是詢問。&rdo;武伯英掃視一遍下屬,又像在給他們交代,&ldo;我們要的是宣俠父失蹤前的另一種細節,你們因為感情,潛意識中忽略剔除的細節。&rdo;
&ldo;除了和宣參議有關,其餘你們不能問,而且就是報告上涉及人員,只能在這個範圍之內。&rdo;
&ldo;這個我清楚,你們雖叫辦事處,實質是大使館。&rdo;
&ldo;你清楚這個最好,怎麼詢問?&rdo;
&ldo;儘快查漏補遺,細節越拖忘得越多。&rdo;武伯英指指羅子春,&ldo;分三組,我和他一組。&rdo;又指指趙庸和彭萬明,&ldo;你們倆一組。&rdo;最後指指李興邦和梁世興,&ldo;你們一組。&rdo;
伍雲甫感覺在分配贓物:&ldo;每一組,必須有我們一個人陪同,我陪你這一組。&rdo;
武伯英苦笑了一下,重新翻開報告,點了點正文第一段伍雲甫的名字:&ldo;那我要問你呢?&rdo;
&ldo;那你就第一個問我好了。&rdo;伍雲甫毫不讓步,&ldo;另兩個組,我讓與此事無關的同志陪同。兩個昨天從延安過來的,在西安中轉,屬於不必接受詢問的人員。&rdo;
武伯英想了想,把報告放在辦公桌上,預設了提議。然後拉近椅子,將左側身子倚在桌邊,拿過一張白紙,從筆筒裡抽出一根鉛筆,一手翻著報告,一邊給紙上摘抄人名。伍雲甫湊近觀看,見他把報告提到之人分為三組,分別謄寫在紙頁的頂、腰、底部。伍雲甫將嘴附在他耳邊:&ldo;我也是為了你們好,找個人陪同,能夠緩衝。話不投機半句多,略有爭吵,拔槍斃你們的人都有。&rdo;
武伯英似笑非笑看看他,又看看屬下們,拍了拍紙頁。&ldo;必須保障我們的安全,我們可都沒帶槍來。打死我們一個,這個案子也不用查了。和宣俠父扯平,你們也就別再交涉了。&rdo;
&ldo;言重了。&rdo;伍雲甫軟釘子碰了軟釘子,嘟嘴思索了片刻,然後狠狠點頭,&ldo;我把人集合起來,先進行教育,再去掉武裝,然後再談。還有這會子不在七賢莊的,我也想辦法叫回來,朝後排,你們先談在家的。&rdo;
武伯英把紙頁撕成三個紙條,分別給了另外兩組,抄寫人名時,他把有希望得出新線索的人留給了自己。&ldo;伍處長,安排三個房間,要離得近,對於新問出來的情況,隨時可以商量。&rdo;
重新詢問開始,武伯英這組就在處長辦公室,伍作陪,羅記錄,查問八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