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第1/3 頁)
&ldo;要我說,她也不必太擔心。大家都在武昌城裡住了這些年,王參將的為人那是看得清清楚楚。雖說他有些冷淡,話不多,內裡是個熱乎人。好歹柳夫人也是他的繼母,王參將怎麼樣也不會錯了大褶。&rdo;
旌雲笑著看了宣惠一眼,讓她稍安勿躁。她自己起身給秦二孃夾了菜,笑道:&ldo;我可是聽說,王大人想把王家大小姐嫁給徐州的安王爺呢!&rdo;
秦二孃偏著頭,有些疑惑地問道:&ldo;這話是從何說起?我倒是沒聽說過。不過大小姐的人才做個王妃也夠得上。她雖然沒王參將那樣出眾的樣貌,卻也是個美人。不過,大小姐頂頂要緊的是會來事兒,八面玲瓏得很,打小就是個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主兒。她雖是柳夫人生的,王參將卻也對她疼愛有加,可見她會做人。&rdo;
宣惠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沒想到王氏還是個有些手段的。看來前世她在梁瓚後宅裡得意了那些年,也不單是借了她父親王錦堂的權勢。
旌雲見菜吃得差不多,話也說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幫秦二孃收拾碗筷。採薇問道:&ldo;都這樣晚了,我去把大門鎖了吧。不過,這李大哥怎麼還沒回來呢?可要出去找找?&rdo;
秦二孃雙手微微一頓,說道:&ldo;不用了,直接鎖門吧!他有些忙,時常不回來。&rdo;臉上的笑容再沒方才的那般爽朗,幾乎是僵硬地掛在那兒。
偏偏採薇也在收拾桌子,沒有看見秦二孃的表情。她又問道:&ldo;李大哥是更夫嗎?這樣晚上還不回家的,可是少見呢。&rdo;
旌雲有些鬱悶,這丫頭從京城到武昌,也走了這麼些路了,怎麼見識和心眼兒一點兒沒長。那賭錢的,流連勾欄院的,哪個不都是晚上不回家,樣樣都不能問。
果然,秦二孃的臉色越發地不好看起來,旌雲忙拿話岔了過去。
過了幾日,李大頭只回過一次家,匆匆地跟宣惠等人打了個照面,進了上房一趟,又急急忙忙地出去了。
宣惠沒有理會,成日裡帶著旌雲等人在街上閒逛,打聽訊息。
這一日,宣惠等人從江邊回來,突然下起了大雨,便躲在一家書齋門前避雨。門前已經有了些人站在屋簷下,卻是在對著一個女子說話。
那女子大概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雖然面有菜色,但仍看得出來昔日的好相貌。她衣衫破舊骯髒,只拿一塊破布兜著頭髮。她身後躺著個人,跟她年紀相仿,看樣子應是她的丈夫。
採薇上前問一個看熱鬧的人:&ldo;老伯,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圍了這好些人看?&rdo;
那老者拈著鬍鬚,搖頭晃腦地答道:&ldo;我是在看這位節烈的婦人啊!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先帝丟了京城,尚知道再乾清宮自焚謝罪。京城那麼多高官顯宦,竟然沒幾個殉國的!都還不如這個婦人知道什麼叫氣節!可嘆,可嘆啊!&rdo;
宣惠聽他指責父皇,心中不悅,低下頭一言不發。採薇忙撇了那老者,找了個年輕的人問道:&ldo;這位大哥,這個女子是怎麼了?她後面躺著的是她相公嗎?&rdo;
那年輕人答道:&ldo;她相公跟她是從開封府逃難過來的,本來是要投親,誰知道親戚早幾年就搬走了。身上的錢也花光了,偏偏她相公又生病了。她沒奈何就舍下臉來討錢,給她相公抓要吃。誰知道這病也不見好,倆人連飯都吃不上,哪裡還有錢接著吃藥呢!&rdo;
採薇嘆道:&ldo;這可真是時運不濟了。&rdo;她回頭用眼睛詢問宣惠,要不要給這女子些錢讓她給相公看病。
還沒等宣惠說話,書齋裡走出來一個頎長的身影,他從荷包裡掏出來幾塊銀子,扔給那女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