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1/3 頁)
梁瓚剛要說話,外面家人來報:&ldo;王爺,有封從遼東來的急信!&rdo;
眾人面面相覷,在座的都是聰明人,幾息之間就將信的內容猜了個七七八八。
梁瓚皺著眉頭看完,將信遞給了裴敏中,然後說道:&ldo;是我二哥,裕王的手書。&rdo;
程樸忙問道:&ldo;信上都說了些什麼?&rdo;
梁瓚有些失神,沒有回答。
裴敏中看完後,理解了梁瓚為何有這樣的反應。裕王在信上開門見山對著梁瓚就是一頓斥責,指責他偏安一隅,不思北伐報國讎家恨,只知自己安享太平。
然後就訴苦田登文對自己諸多不敬,自己過的是連傀儡都不如的日子。最後他要求梁瓚立即帶兵北上,援助遼東軍對抗劉廣勝。
在信的結尾處,裕王寫道:&ldo;待事成之後,自然有你的好處。&rdo;
程樸看完信,笑道:&ldo;裕王未免有些夜郎自大了,王爺雖是他的弟弟,然而文武韜略皆勝他許多,他何以能以岌岌可危之身來要求王爺如何如何?&rdo;
王聿道:&ldo;王爺如今正是臥薪嘗膽,裕王不能理解王爺深意,您也不必介懷,終有一日天下人能看清您的拳拳報國之心。&rdo;
梁瓚沉吟半晌,堅定地說道:&ldo;無論二哥待我如何,這次他既然開了口,我就不能回絕。咱們這就發兵去攻開封府!&rdo;
裴敏中看了王聿一眼,見他面上也沒什麼歡喜或者不喜的表情,便說道:&ldo;王爺這圍魏救趙的主意倒是不錯。不知王將軍留在徐州的五萬守軍可否上陣一戰?&rdo;
王聿笑道:&ldo;自然可以。王爺一聲令下,我便趕往徐州,親自帶兵攻開啟封府。&rdo;
裴敏中道:&ldo;我這邊新徵來的兵中也可挑出兩萬精銳,與原本的三萬親兵合起來,我帶到徐州,助王將軍一臂之力。&rdo;
梁瓚感激地看了裴敏中一眼,笑道:&ldo;那就這麼說定了。王將軍年長,上陣經驗豐富,便為主帥,裴世子為副帥。打下開封府後不要冒進,整個何南境我們徐徐圖之。&rdo;
很快,安王的部眾要揮師北上的訊息傳遍了整個南直隸,百姓中既有對戰爭天然的恐懼,也有人因復國有望而感到欣喜。
王聿先行一步,裴敏中則花了十幾日點好北伐計程車卒,安排妥當糧草等事務。
臨行前,他來與宣惠辭別。彷彿在兩人之間,這樣的離別已經有過多次。裴敏中也只短短四個字:&ldo;等我回來。&rdo;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話別
宣惠的話則要長上許多:&ldo;知道你不是第一次上陣殺敵,可依舊要小心,莫要貪功,莫要讓戎真離了左右。&rdo;
裴敏中握住她的手,說道:&ldo;你放心,這次我還帶了秦朗一同去,不會有閃失的。&rdo;
&ldo;秦朗?&rdo;
&ldo;他既然想要娶璇夜,那就證明給我看,他是個英雄,配得上璇夜。&rdo;
宣惠莞爾一笑:&ldo;你對這個胞妹還真是著緊得很。即便如此,你也莫要逼得太狠,反而好事變壞事。&rdo;
裴敏中笑道:&ldo;我省的。你好好保重身體,好好繡嫁妝,等我回來。&rdo;
宣惠微笑著點了點頭。
裴敏中走後,宣惠的日子很是平靜了一段時間。到了三月底,嫁衣的料子送到了。在旌雲的指點下,宣惠親手裁好了衣料,便照著圖樣一針一線地繡起來。
這一日,宣惠繡了半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