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過頂,呈上一隻用黃緞覆蓋的托盤。
張縣令揪開黃緞,但見盤裡放著兩份卷軸。他隨手拿過其中一份展開,昂然道:“聖旨到。劉正風聽旨!”大廳上近千賓客聽了,禁不住同時大吃一驚。心道劉正風金盆洗手,封劍歸隱,那是江湖上的事情,與朝廷有什麼相干?而且這丁勉怎麼又稱呼張縣令為師侄?難道這個知縣,竟然也是嵩山弟子不成?
假如那張縣令在嵩山派眾人現身之前就宣讀聖旨,那麼劉正風必定毫不猶豫就當眾下跪,然後山呼萬歲接旨。然而此刻,劉三爺只是冷眼旁觀,絲毫不為聖旨二字所動。張縣令同樣也不勉強,徑直捧起聖旨,朗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湖南省巡撫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後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
這一幕大出群雄意料之外,人人面面相覷,做聲不得,各人臉色又尷尬,又詫異。須知道,江湖與朝廷,本是兩個涇渭分明的圈子。長久以來,兩者皆河水不犯井水。朝廷對這些江湖人的所作所為,大致上都採取隻眼看隻眼閉的方法應對。只要這些江湖人不是謀反作亂,那麼不管他們做什麼,也都不作干涉。
另一方面,武林中稍有名望者,均自視甚高,對官府向來不瞧在眼裡。那些為官府效力者,則一概被蔑稱為鷹爪孫,在武林中可是全無地位可言。但劉正風……他身為衡山高手,聲名威望只在掌門莫大先生之下,竟然屈身去當個芝麻綠豆小武官這也未免太不成體統了吧?
那張知縣神色自若,更不管廳中賓客如何議論紛紛。他放下那份聖旨,隨手再拿起另外一份展開,朗聲又誦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湖南省巡撫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刁頑奸狡,魚肉鄉里,更勾結日月教逆賊,意圖謀反。著衡陽縣知縣將其捉拿歸案,抄沒家產,查明有涉及同犯者盡數下獄。無須等待秋後,可即明正典刑,欽此。”
這份聖旨,其內容與上一份截然相反。直截了當就將謀反大罪安到了劉正風頭上。不但要追究其本人責任,更要抄家滅族,其手段可謂嚴厲得無以復加了。大廳上賓客一聽,禁不住人人自危。要知道,歷朝歷代,對於謀反這種大逆之罪都查禁得最是嚴厲。一旦發現此等案件,官府絕對會雷厲風行,絕不再像應付尋常罪過那樣馬虎了事。官府假如認真起來,其勢力絕不是普通江湖人士能夠頂得住的。
沒錯。武林人士都有一身高超武藝。但武藝再高超也罷,也敵不過幾百幾千名官兵一起圍攻啊。何況成名的武林人士,大多都有家有業。比方說劉正風就是衡陽城的大地主大士紳。官兵若來圍剿,劉正風自己倒可以逃脫,但妻子兒女又如何逃脫?即使全家都僥倖逃走了,其名下產業也都要保不住。
這還罷了。一般來說,謀反之罪也就是夷三族,頂多夷九族也就到頭了。但本朝成祖皇帝,卻首創特例。把當事人九族之外的門徒弟子,親朋好友等等一概株連在內,稱之為第十族。今日劉正風犯了事,堂上眾賓客前來祝賀他金盤洗手,則在官府眼中,豈非全部也是同黨,統統都要被劃入“十族”的範疇內?
張縣令雖不懂武功,但他所代表的,卻是天下間最強大的權力!權力之下,一切盡成螻蟻。不管你什麼衡山派也好,什麼一劍落九雁也罷,統統都不足為道。故此這兩份聖旨一出,所給於眾人的震撼與威懾力,更要十倍於嵩山派眾高手的大舉出擊了。
託塔手丁勉見全場靜默,禁不住得意非凡。暗道左師哥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真是人所不及。他多年之前安排下張師侄這麼一著暗棋,卻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而類似於張師侄這種佈置於天下間各門各派高手身邊的暗棋,我嵩山派也數不清楚究竟還有多少。他日合併五派,剷除魔教,然後吞掉少林武當,一統江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