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5 頁)
窯的五分之一。
後世一個碗的價值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明朝可是家當,在民國初年,魯迅描寫‘九斤老太’的文章還有一段對補碗的描述:因為碗缺口大,所以要十六個銅釘,三文一個,一總用了四十八文小錢。
由此可見,碗在過去應該很值錢,老百姓寶貝得破了還會花銅錢補起來。
黃家生產出的陶瓷完全走的是民用路子,採取的規模化大生產,根本不考慮利潤,只要不貼本,能夠養活幾百個工人就行。
現在都在滿負荷生產,黃勝壞壞的,準備帶著這些民用瓷器去日本傾銷,一下子就會讓倭國的陶瓷窯破產許多呢,這個時代的人應該不太明白什麼叫做經濟侵略吧!
設計用來做罐頭的陶罐更加便宜,因為只要超過七百度的燒製就能夠獲得陶器。
老百姓得到這樣的罐子,可以當容器,用來儲存米、鹽、油都可以,孩子們用來藏過年得到的花生還會延長花生的保質期。
做這些沒有什麼利潤行當的目的還是以人為本,只要能夠增加食物供應鏈,哪怕虧本都要幹,只要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就不算虧。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援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回報給書友們!(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七章:載譽歸來
天啟六年二月初,高智勇、高智謀帶著兩千多覺華島倖存者直奔山海關水城碼頭,登陸無需擔心,那裡有黃勝留下的臨時碼頭。
高第老大人在兩個兒子剛剛去了覺華島的當天晚上就聞報寧遠被十幾萬建奴大軍圍了,中國人都喜歡誇大敵人的兵力,這是有傳統的。
高大人後悔死了,心裡直恨聽了那個黃口孺子的忽悠,自己一時鬼迷心竅讓兩個兒子去了覺華島,現在如何是好?
他無計可施,火速派出許多探馬去寧遠探報軍情,得到的回稟更加讓他心驚膽戰,寧遠已經被圍得水洩不通,連線近三十里都不可能,派出去的都是山海關弓馬騎射好手,還損失了一半人馬才把軍情探明回來了。
高第這幾天都是欲哭無淚,悔不當初啊!自己本來就不稀罕當這個遼東經略,更加不願意來遼東這個是非之地。
這些驕兵悍將沆瀣一氣哪裡是自己能夠駕馭得來?他們倒賣軍需糧草吃空餉惹出事端,最後是自己這個什麼好處都沒有的空架子督師大人吃不了兜著走。
如今自己進退兩難也就罷了,還眼睜睜把兩個兒子也搭上了,老人家這幾天頭髮都愁白了好多。
老大人正在書房發愁呢,高見跌跌撞撞奔跑進來了,門都沒曉得關上,一股寒氣襲來,高第被冷風吹得打了一個哆嗦。
怒道:“混賬東西,冒冒失失成何體統!”
“老爺,大喜啊!二位少爺回來了,還帶了許多人馬,得了許多斬獲啊!”
“胡扯,他們如何會有人馬?憑什麼取得斬獲?”
高第根本不信,對兒子們太瞭解,讀書只讀了個半吊子,考了十幾年都沒有中舉,成天風花雪月根本沒有一絲英雄氣,怎麼可能殺敵建功。
“老爺,小的句句是真,小的已經見到少爺了,還見到了一車的建奴首級,小的就是先跑回來給老爺報喜,讓老爺高興來著!”
高老爺子顫巍巍站了起來,用手撐著桌子道:“高見,快來扶老夫去看看。”他太激動,一時間挪不開步子。
高見和幾個丫鬟扶著老大人來到府邸門前,發現外面已經人山人海,許多人都在高聲議論,臉上都是憤憤然。
高家兩位公子受刺激了,在大門口遠遠地見到父親就悲從中來跪下大哭不已,後面跟著的覺華島低階武官和家丁已經哀聲動天了。
他們更加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