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理解我這種感覺嗎(第2/2 頁)
部和青澤山聯絡的證據,這件事其實做的很隱蔽,隱蔽到……甚至連太后都不知情……
當然,其他人可不會這樣想,沒有證據,只憑一面之辭,大家就算不會明面上傷太后的面子,但心裡都清楚背後的人究竟是誰。
兵部尚書沒有再辯駁,而重刑之下,趙記也沒有繼續否認,承認了自己與青澤山有聯絡的事實。
但他拒不承認這件事與趙遠景有關,而殷安平也的確沒有拿出指控趙遠景的證據,因為如果只是趙記的話,太后很可能棄卒保車,到這一步他就可以收手了,一旦真的牽扯到趙遠景,這件事怕是不好收場,太后若是狠了心反撲,那毒婦手裡他的把柄也不少。
被忽視的趙遠景站在角落,隱在柱子的陰影裡,看不清表情。
趙記跪在正中,深深垂著頭,看不清神情,似乎已經認罪。
經過太后團和攝政王團的一番辯論,最後終於得出了折中的方案。
趙記的罪名是和匪徒勾結,為他們提供便利,私運兵部製造的武器,在一番查證中,沒有人提出那是私兵,宋微生在上面裝聾作啞,任憑吏部給了一個證據不足的理由。
如此,私兵的事情就不復存在,兵部尚書和兵部侍郎被問責,分別貶官,趙記原本也有一個六品官職,如今被免官流放,全家貶為庶人。
就在事情看起來即將塵埃落定的時候,一道朝堂上的生面孔突然站出來。
——是殷司筠。
今天是可是他第一天上朝,早上來的時候早早就到達中右門,和一眾大臣在那裡等的時候,和每個人都打了招呼。
殷司筠這個年紀蒙蔭來做官才是正常的,殷離是由於自己的才名,早早透過進士高中入了仕。
他一直因為殷離早已在朝為官不滿,可是即使他爹是攝政王,也沒有絲毫辦法,而且殷安平看他的時候總是恨鐵不成鋼,根本不會幫他。
殷安平需要殷離幫他辦事,殷離也很得用,就算是因為這個,他也暫時不會縱容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跳的太高,壞他的事。
其實,攝政王府兒女不少,只不過殷司筠是唯一的嫡子,又因為母親身份尊貴經常在外耀武揚威,性格飛揚跋扈。
而王府的其他人卻很低調,或者說,是在他的襯托下很低調。
論優秀得力的,殷離在先;論招人眼球,殷司筠在上。其他人想出頭,也要想想還有沒有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