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第1/3 頁)
鳶兒冷靜地擦拭著手中的佩劍,說道:&ldo;夫君,難道您後悔了嗎?&rdo;
我呆呆地望著頭頂的月空,喃喃道:&ldo;我也不清楚……&rdo;
鳶兒抬頭望著我,眼神堅定:&ldo;夫君,既然決定了,就要走下去,不要管什麼對和錯!再說,你本來就沒有錯!有錯的是楊儀他們!&rdo;
我點點頭:&ldo;是啊!如果任由楊儀這夥人發展下去,只怕我們辛辛苦苦統一起來的大漢又要陷入一場大災難了!&rdo;
鳶兒又道:&ldo;所以說夫君,這一仗我們必須打,哪怕是落下所謂謀反的罪名!&rdo;
&ldo;嗯!你說得對!我們必須打,而且必須打贏!&rdo;
……
三日後,浩浩大軍踏上征途。十天之後,十五萬大軍盡數穿越斜谷,來到黃河平原之上。
前方便是郿城!
紮下營寨之後,我便差人前去郿城捎口信‐‐&ldo;要麼助紂為虐、負隅頑抗;要麼按兵不動,讓我的大軍順利透過。&rdo;
過了半日,信使回來,道:&ldo;回王上,郿城縣令同意讓我們的大軍透過,只是他不會提供任何幫助,也請我們不要攪擾郿城的百姓。&rdo;
我嘿嘿一笑:&ldo;這小子,是為自己留後路啊!也罷,就這樣吧!傳令三軍,剋日啟程,向長安進發!&rdo;
……
又過了數日,到達了盩厔(話說這兩個字還真少見,現在改成&ldo;周至&rdo;了,可能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吧!)。
盩厔的守官和郿城守官態度完全不同,他非常蠻橫地拒絕了我要透過的要求。
那還有什麼可說的?打吧!
只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盩厔城破!
……
長安,大殿。
剛剛登基不滿半月的劉璿此刻已經急得如同燒掉了尾巴的公雞一般,在大殿上來迴轉悠。
階下,文武群臣侍立左右,卻少了尚書令的位子。
&ldo;諸位愛卿,你們倒是說話啊!&rdo;劉璿見文武百官都不開口,只好自己先說了。
丞相費禕出班:&ldo;事已至此,請陛下早日下旨,收回當年擒拿漢中王的旨意,澄清事實,安撫軍民,罷黜楊儀之官職,平反皇后之冤罪!&rdo;
劉璿急忙擺手道:&ldo;丞相此言差矣!魏延大逆不道,起兵造反,若是朕下這等旨意,豈不是說魏延造反有理了嗎?日後天下再有人謀反篡逆,朕該如何自處?&rdo;
費禕道:&ldo;既然如此,臣無話說了!&rdo;
劉璿又把期盼的目光放到姜維身上,姜維道:&ldo;丞相之言有理!依臣之見,陛下不光要按照丞相的話來辦,還應該徹查先帝被人下毒殺害一案,這肯定不是魏皇后所為!相反,楊儀及其女楊蕊卻有極大嫌疑!&rdo;
第423回 三個條件
劉璿怒道:&ldo;姜維,朕讓你出主意對付魏延,不是讓你在搬弄是非!&rdo;
姜維皺了皺眉,道:&ldo;陛下恕罪!不如既然如此,臣也無法了!&rdo;
劉璿張著嘴,愣愣地呆了一會兒,也不再說什麼了。
現在他的心裡那個難受啊!姜維、關興、趙統那幾個武將對他這個新登基的皇帝可是愛搭不理,這跟劉諶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費禕等文臣雖然態度不像武將那樣明顯,但明顯也對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