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撲朔迷離的江東(第1/2 頁)
只見站在謀臣一列最前面的王凌站了出來,指著這名青年喝道。 那青年先是對著秦末拱手,隨即答道:“小吏本為國姓,因避諱,後改姓為嚴,諱宓,字子敕,乃是這江陵縣的書文佐吏……” 嚴宓…… 不對!國姓為秦,而秦國立國之初,便立有一條法令,除皇室一脈和賜姓,凡秦國境內,所有秦姓之人全都得改姓,這也是舉國臣民都必須遵循的國諱。 那原本這個青年應當姓秦,就是秦宓了…… 聽到這個名字,秦末眉頭不由微蹙。 他知道,這小子和禰衡一樣,極具學術與辯才,而且還很狂,最重要的是還不怕死。 王凌見秦末沒有出言,於是再次冷嘲熱諷道:“小小一書文佐吏,也敢在陛下面前造次,這裡可不是汝這等無名小卒口出狂言之地!” 秦宓抬眸看了眼秦末,隨即大笑道:“哈哈哈!豈不聞古有毛遂自薦,為趙王解邯鄲被困之憂,吾今雖乃無名之輩,試問王大夫,你又怎會知曉今日的無名之輩,來日會不會名顯天下?” 聽到此話,王凌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起來。這話秦末曾公開說過,如今秦宓用秦末說過的話來反駁他,他自然不敢駁回去。 “大膽!” 秦末身旁的內侍王總管,得到他的眼色,同樣也呵斥了一聲,不過,這名青年依舊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站在那裡。 此刻,王凌還以為王總管是在呵斥這名青年小吏,於是繼續開口說道:“陛下,此等小吏,竟然在朝會上放肆造次,確實大逆不道。” “不錯!確實有人在放肆造次!” 秦末說罷,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秦宓,隨即面帶冷意地看了一眼在場的這些二代謀臣,繼續說道:“朕剛才問爾等誰願再出使江東,這滿堂官吏無一站出來,現在有一位小吏敢於在朕面前自告奮勇,而你王凌卻說其乃無名之輩,不配在朕面前造次,那好王凌,朕且問你,朕當年在沒有起義之前,是不是早已名滿天下了?!” “陛下恕罪!” 聽到這話,王凌心中一驚,連忙說道:“陛下明鑑!臣......臣只是......” “罷了!” 秦末見狀,擺了擺手:“這不是你一個人的錯,起來吧!” 王凌不禁暗鬆了口氣,趕緊退到人群中。 楊修、陳群、王凌等人代表的是弘農楊氏、潁川陳氏、太原王氏等士族。 他們哪裡不清楚,秦末這是在敲打他們這些士族,因為他們最近表現得有些活躍,要知道他們這些人的父親、祖父、叔父都是漢室重臣,要不是秦末上半年打進了宛城,而劉協最終選擇投降,他們也不會跟著投降秦國。 而這些二代謀臣,就是他們推出來的代表。 就在最近,陳群向中書省提交了一份官員改制文書,名為九品中正制,直接將三省六部制進行三六九等區分。 秦末剛從五溪返回江陵,這份文書便第一時間送到了他的手中,而且還帶有來自鄴城內閣成員們,包括田豐、戲忠等人的集體批註,最讓人擔憂的事情就是他們一致認為可行。 這些投降秦國的二代士族子弟他還沒有放回鄴城就開始作妖,要是放回鄴城,那還得了。 不過,秦末現在也只能先進行打壓。 秦末目光掃視眾人,最後停留在秦宓身上,開口問道:“你對江東孫氏有多少了解?” 秦宓拱手道:“回陛下,小吏曾有所耳聞。孫氏乃江東一個小小的世族,就是不知孫堅是如何突然就雄據江東,彷彿背後有人在幫助,但以江東諸多世家合力,也不足以讓其膨脹至此。” 秦末聞言,心裡有些尷尬。 在場之人除了兵部尚書沮授以外,沒人知道孫堅這頭瘦虎是他自己給養肥的。 於是,秦末接著問道:“若朕派你前往江東,你當如何說服孫氏投降於我秦國?” 秦宓沉思片刻,朗聲道:“小吏當以利弊曉之,以大勢動之,孫氏雖有長江天險,然內憂外患,唯有降秦,則可保其安寧。” 秦末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道:“好,朕便給你這個機會。待朕擬旨,封你為使者,即日啟程前往江東。” “多謝陛下!” 王凌等人臉色變幻不定,他們沒想到秦末竟然真的會任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