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出征(第2/3 頁)
卯時,鳴鳳台,擂鼓聚將,沙場點兵,大軍開拔。
桓英公公年事漸高,兩鬢已然花白,不知為何,這半年來,他看上去似乎蒼老了許多。他半眯著雙眼,有些擔憂地說道:“陛下,他們三個的年齡加起來還不足五十歲,戰場經驗難免有些不足。況且北陵兵力數量遠勝於我軍,您為何不委派一位經驗豐富的主帥?再者,小侯爺年紀最小,又從未上過戰場,她能擔當這主帥一職嗎?”。
孝安帝斜睨了他幾眼,笑罵道:“你個老貨倒是操心,可別小看了這些年輕人,有道是莫欺少年窮,後生可畏啊,論行軍打仗的能力,又有幾個人能比得過沈佑?可結果呢?還不是屍骨無存?此次出兵,乃戰事吃緊,時間倉促,來不及徵調,的確也是無奈之舉。不過有些人,天生就是沙場上的王者,這些孩子無一不是人中龍鳳,出身我大顯最顯赫的武將世家,幼承庭訓,耳濡目染多年,又豈容小覷?或許他們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未可知”。
他又默默地在心裡補了一句,還能怎麼辦?如今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總算能抵擋一陣子,待葉乾那邊準備好了,再做打算吧。
行軍途中,沈月明發現小黎竟也跟了過來,滿臉的不贊同,道:“燕朝歌,小黎他還這麼小,你便將他帶上沙場,簡直是胡鬧,快派人送他回去”,還沒等燕朝歌說話,小黎便搶先說道:“小侯爺,我都已經滿十二歲了,不是小孩兒,況且是我自己求殿下帶我來的,你可千萬別趕我走”。
沈月明聞言,微微一怔,是啊,她也不過才十五歲。猶記得及笄時,爺爺還特意為自己辦了一場極為隆重的生辰宴,那時,她還笑著說,要在爺爺跟前賴上一輩子,可如今……。
想到這裡,她眼裡閃過一絲痛楚,燕朝歌知她所想,當下岔開話題,言道:“阿月,照著這樣的行軍速度,明日傍晚前,便可抵達臨潼關,如今寒江關已然失守,臨潼管便是我軍最前沿的防線了”。
寒江關在臨潼關以南五十餘里,是北境最具防守優勢的關卡,一旦臨潼失守,則北陵大軍必將自北而下,長驅直入。
沈月明說道:“燕朝歌,你即刻派斥候前去打探,務必將臨潼關的周邊地形和守軍情況瞭解清楚,今日咱們先在此處紮營,全軍休整”。
破曉時分,前方斥候傳來訊息,北陵敵軍已休養完畢,整裝待發,很快就要向臨潼關撲來。
昏暗的燭火映著牆上的地形圖,山川河流,高低起伏,沈月明的秀眉微微皺起。臨潼關地勢險峻,山峰高聳,易守難攻,這也是為何北陵久攻不下的原因。關外還有欒梁河天險可憑,河水川流不息,波濤洶湧,倘若真被北陵攻破,便是平坦的腹地,一馬平川,直指大顯北部最繁華的商貿中心,連濟城。
作為北境的母親河,欒梁河發源於大顯與北陵邊境地帶的青崆山,那裡水源豐沛,激流湍急,就連經驗豐富的老船伕都聞之色變,平時行船都需加倍小心,稍有不慎便會葬身河底,尤其是從青崆山流下來的大量雪水,常年水溫極寒,是臨潼關的天然關隘。
正因為如此,臨潼關守軍憑藉如此優越的天塹,成功地阻擋了北陵的幾次進犯。但令人憂心的是,隨著北陵大軍的不斷進攻,大顯守軍的人數不斷減少,尚餘戰鬥力的不足兩萬人,況且寒冬即將來臨,欒梁河一旦結冰,敵軍必然會直接踏著堅硬的冰面,直衝而來,則天險可破。眼下北陵正陳兵河岸,正在等待冰凍的時機,屆時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次日清晨,沈月明等人率部來到臨潼關腳下,早有駐城守軍得報,飛馬來馳,將眾人迎了進去。一路上,街道清冷,門市凋零,往日的繁華熱鬧已不可見,不少房屋城牆倒塌一地,只是四周殘存的建築和街道規模仍令人讚歎不已。
因為有著三代沈家軍在寒江關的堅守,換得這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