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對你的尊重,是看得起你,敷衍了事不禮貌,不及時回信更是對不起人。因此,對來信,他都要反覆琢磨,細心體會。回信時更是搜腸刮肚,冥思苦想。雖然如此,有時仍對來信不明就理,回信詞不達意,只得硬著頭皮去請教戰友。
在憨老張請教的戰友中,屬肖吉林最多。也只有肖吉林最有耐心,又有能力幫這個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看似頗有道理,但放在憨老張與肖吉林二人身上,又似乎不太準確:因為二人文化程度相差甚遠:一個小學沒讀幾年,一個高中肄業;性格愛好也有天壤之別:一個從小喜靜,一個天生好動;一個適應低調,一個喜歡張揚。但就是這樣兩個人卻成了一對好戰友、鐵哥們,這讓不瞭解情況的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他們的友誼說來還有一段緣故。憨老張剛分到連隊時,說一口地道的廣東潮汕話,除了老鄉,能聽全他說話的人很少,他也聽不懂別人說話,哪怕是普通話有時也要費好大勁才明白,遇到重要事情的交流,雙方都很著急。
說來也巧,肖吉林家的鄰居有一家就是廣東潮汕人,同為軍隊幹部,又同住一個大院,平時兩家大人關係很好,來往頻繁;兩家的孩子也挺投緣,經常在一起玩耍,趕上吃飯的時候,無論在哪家,只要有好吃的,也不用講客氣,端起碗就吃,抹抹嘴走人,十分隨意。
肖吉林與他們接觸多了,廣東潮汕話雖然說的不好,可聽起來並不費力。由於有了這樣-個基礎,加上他摹仿能力強,學習語言效率高,到連隊沒多久,也能說上幾句潮汕話,關鍵時刻給大家當義務翻譯還湊合。也正因為如此,他倆較早有了共同語言。
此外,肖吉林覺得憨老張為人耿直、講義氣、重感情,有幾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部隊發的罩衣、罩褲都是用滌卡布做的。這種布料做的衣服冬天穿,特別厚實、耐寒、經用和好看,但洗起來也挺麻煩,太厚了,溼水後特別重,再加上冬天天冷,手也凍得厲害,溼水後不容易擰乾。憨老張只要看見肖吉林在洗衣服,每次都主動幫他擰,有時甚至直接幫他洗,而且不圖任何回報。
另一件讓肖吉林感動的事情是夜間站崗:新兵來連隊後的第二週就開始單獨站崗。一般站崗最不喜歡的是倒數第二班,尤其是冬天:下崗後睡覺,被子還沒捂熱,兩腳還是冰涼就得趕緊爬起來出操,說是隻站了一班崗,其實耽誤的是二班崗的時間,一天的精神都不好。因憨老張與肖吉林同在一個新兵班,站崗順序中間隔了幾個人,為了照顧好小兄弟,只要肖吉林排在倒數第二班崗,憨老張都會提前給帶班員打招呼:已和肖吉林調換了,叫崗時千萬別叫錯。
開始肖吉林以為憨老張不怕冷,下崗後也能睡著,後來才發現憨老張比自己還怕冷,即使倒數第三班崗,下崗後他也睡不著,手腳冰涼一直到天明。後來他乾脆下崗後獨自在操場上跑上幾圈,讓身體微微發熱,再去床上躺一會。儘管睡眠時間少點,但他的精力特別好,從不影響白天的學習和訓練。
肖吉林願意幫助憨老張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被人請教、當教師的感覺讓人挺享受。再說文化上的事對他來說算不上什麼事。因此,對此類求助是來者不拒,一幫到底。
那天中午,天氣晴朗,風和日麗,肖吉林正準備去操場打籃球,被憨老張攔住:“肖吉林,有空沒?”
“什麼事?”
“今天我收到一個好久沒聯絡的小學同學來信,能不能幫個忙……”
“咱倆之間還客氣什麼,說吧,是信裡的內容看不明白還是回信有問題?要不你說個大概意思,我直接替你回信得了,一刻鐘搞定。”未等憨老張說完,肖吉林就打斷了他的話。
“信還是我自己寫比較好,這樣對別人顯得尊重。就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