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末世蒐集物資遊戲攻略 > 章002 我們的隊伍

章002 我們的隊伍(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無敵縣令:從替哥哥入洞房開始重鑄漢骨行走在元朝末年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

希望方舟1號,龐大無比,至少比我在資料中看到人類最大的太空堡壘還要大。

可以直觀的作一下對比,二十艘舊式的十萬噸級的海洋航空母艦都比不過一個太空堡壘的體積,可想而知希望方舟的規模,它其實已經具備星際戰艦的雛形。

過於龐大的體積在透過大氣層時會有諸多制約和困難,所產生的後果無法預料,所以它只能停留在外太空,而首批登陸任務由數十艘小型太空飛船完成。

類似這樣的方舟還有2號和3號,它們將在我們的工作取得成效後準備陸續從火星出發。

而我們的著陸點設定在亞洲東部的長江三角洲,曾經的慶安市北郊。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降落地點,主要是由同步軌道所決定,除此之外,地質條件好、距離地下城很近也是重要因素。

這座地下城的官方代號為c-086,資料顯示,它曾容納了近二十五萬難民。

其周圍呈品字形還有三處避難所,也容納了五萬難民,是極少數最近一年跟火星基地有過聯絡的地下城。

用地球的座標系統來表示,方舟的降落點距地下城的直線距離不會超過八十公里,但座標點是靜態的、理論化的,地表的複雜狀況才是實際的和超乎想象的。

希望方舟1號攜帶了大量的人員、物資、器具和裝置,做好了長期駐留的準備,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也是一場空前的戰役。

我們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但我們有著堅定的意志,我們有信心找到倖存者,有信心重返母星。

這是我們指揮官兼聯隊長的話,他認為還不夠豪邁,後來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也就馬馬虎虎了。

整個方舟1號包括各種專業人員近八百人,鑑於地下城和避難所的危機狀況,軍事和準軍事人員佔據了大頭。

軍方第三戰鬥聯隊共有三百個戰鬥單元,其中士兵約有兩百人,各類戰鬥和輔助機器人一百臺。

雖然總體數量不多,但配備了各種先進武器和裝置後,整個聯隊的戰鬥力異常強悍,這也是指揮官說的,儘管在方舟基地上,我們除了各種演習,沒打過任何一場哪怕是規模再小的戰鬥。

還有四分之一的工程和後勤人員,主要是為了登陸以後迅速建立前進基地。

那是一種嵌入地表的、類似於連體堡壘一樣的鋼筋混凝土防禦設施,屬於半永久性的,有簡單的生態迴圈系統,作為基地功能,它的各方面條件相對完備。

這些工程和後勤人員也經過了嚴苛的準軍事化訓練,遇到危機情況可以迅速轉為戰鬥人員,所以他們同屬於我們的頭兒徐啟雄上校的領導,他也是第三戰鬥聯隊的三號人物。

除此之外,還有數量可觀的醫護人員和科學家,他們有著各自的使命。

方舟的自動化程度很高,所以機組成員反而並不多,除了駕駛登陸飛船的,剩下的只有不到十人。

先期登陸的十一艘飛船都順利的到達預定地點,並安全著陸,第二批的運氣差了一點,有一艘後勤補給飛船撞上了山頭墜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已經有應急搜尋小隊趕去調查。

科學家們以我們登陸的位置為中心,方圓一百公里的範圍,做了相對簡單的地質與大氣災害評估,確認各項大氣指標和溫度狀況正常,地表輻射情況對人體活動的危害沒有超出預測值,於是各項工作便迅速推開。

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徒步搜尋方圓五十公里的範圍,確保安全後,在不同方位建立前出哨所。

其次,是儘快與地下城取得聯絡,明確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危險,聯合制定搜尋和營救計劃。

前面的事兒,是屬於我們搜救隊的活兒,後面的事兒只能由方舟上的指揮部和徐啟雄操心。

目錄
炮灰女一身反骨,沙雕捉鬼贏麻了從美漫世界開始當怪盜甦醒的秘密人人都說我是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