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臥龍怎麼會做出這樣愚蠢的決定?
「若嬋娟實在不願意,和他退婚便是。」黃月英勸道,讓主公不必緊鎖眉頭至此。
劉玥搖頭:「這件事已經讓阿翁知道了,蒯氏和蔡氏說不定也知曉,我要是退了諸葛的婚,讓他將來如何自處?罷了,終歸我怎麼都不會辜負他。」
施展才華,一統天下的舞臺,劉備給得,她劉玥怎麼給不得?!諸葛亮失去了當蜀國丞相的機會,那麼她就讓他做全天下的丞相。
過了十幾天,諸葛亮帶著聘禮去荊州求親,當然不能指望他拿出什麼金銀玉器,但人家還是按照古法《周禮》的規矩,送上一對親手獵得的大雁,還有一張全鹿皮為聘禮,當然還有一些銀錢器物等劉表根本看不上的東西。
蔡夫人有些生氣,劉玥太過固執,蔡氏子弟一個都沒看上,不免駁了她的面子。只是如今的劉玥早不是當年的小女孩,也根本不會受她控制,她也只能生悶氣。
然後對未來女婿橫挑鼻子豎挑眼,無非是嫌棄聘禮寒酸,人更寒酸,哪怕禮數周到也沒用。諸葛家雖然不是寒門,但諸葛亮這一支已經沒落,也沒有官職和名望,有什麼資格娶一方諸侯的愛女?
劉表當然也是這麼想的,對諸葛亮只維持面子上的禮儀。要不是看在同來的黃承彥面子上,他都不想搭理這個要娶自己女兒的年輕人。
諸葛亮自然不卑不亢,小小年紀言談舉止進退得意,因此獲得不少荊州官員和名士的認可。而且他和劉玥你情我願的,誰敢多嘴說什麼?沒看到劉表也預設這婚事了嗎?
古人成親講究「六禮」,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諸葛亮來送聘禮已經到了納徵這一步,只等雙方準備妥當,覓得好日子就成了。
只是這成親的地點又有爭議,理論上劉表在荊州,劉玥自然要從荊州襄陽出嫁,但劉玥的身份又是代益州牧,哪有一州之長從別州出嫁的道理?
幾個老頑固爭論半天,劉玥實在受不了了,就把益州軍務內政交給心腹,自己帶了一些手下回了荊州,這幾年她也養了一批自己的護衛,被稱作「十二騎」。
女兒回家是喜事,劉表也多年沒見她了,看到出落得明艷大方的閨女,恍惚間又看到了結髮妻子年少的模樣。他確實老了,人老了就容易想起以前的事情。
「你終於也長大了。」劉表摸著女兒烏黑的頭髮,看到那雙清亮明媚的眼眸,不由潸然落淚。劉玥原本就生得極美,又因為常年身居高位而帶著勃勃英氣,彼此交融成一種讓人見之難忘的美來。
「是女兒不孝,阿翁莫哭。」劉玥輕聲安慰。
愛女嫁人對每一個父親都是暴擊,無論古今中外。所以岳父看到女婿總是不滿意的,當然,劉表看諸葛亮就更不滿意了,但他根本拗不過劉玥。
說實話,很多人都擔心劉玥不會嫁人那天都穿著戎裝或男裝,好在這位女公子不打算再驚世駭俗一回,規規矩矩穿著蔡夫人提前準備好的婚服。
劉玥頭上的金釵華勝每一支都精美絕倫,戴著的耳璫和鐲子都屬珍品,繡著明暗金絲的蜀繡華美無雙,卻完全壓不住劉玥本身的明艷。
十八歲,一個女子盛開的年華,一個英雄最有雄心的年紀。劉玥這場婚事辦得轟轟烈烈,連在許都的皇帝都送來禮物,當然,這也可能是曹操的意思。
荊州益州,所有抽得出身、有頭臉的人物都到場了,可惜劉玥留下大部分文臣武將守著益州,他們是見不到自家主公穿嫁衣的模樣了。
外面熱鬧得很,劉玥坐在新房裡看著面前的紅燭和葫蘆瓢,一個葫蘆切兩半,用紅線牽著,旁邊放著一壺酒,到時候兩個人喝過就算應下這一世的夫妻名分。
劉玥百無聊賴地玩著手裡的團扇,上面繡著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