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1/2 頁)
劉維斂容,對賈詡恭敬一拜,親自送出宮門,又再三囑咐好好護送他回府。接著沒兩日便下了聖旨,命劉絡率領揚州軍,封奮武將軍,從水路迎戰司馬懿。
劉絡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那一場水戰深得江東歷代妙法,大敗司馬懿。又因為她是正兒八經的皇族王爺,長相性格都酷似先帝,竟順利降服了姜維等人。一時之間風頭無二,劉維便順理成章地封她為大將軍。
聖旨下達,命劉絡繼續先帝先丞相的遺志,統領大軍北伐。從此,史書翻開一個新的篇章,清河王劉絡,便是那個時代最為輝煌的戰神,更是新世界的開拓者。
她一生雖未登帝位,但是對於歷史的貢獻卻遠勝於兄長,甚至……遠遠勝過她的父母。
以下不過是史書上的年鑑表,卻能從中窺探到那十幾年間的腥風血雨——
公元234年,賈詡去世,劉絡領兵北伐,並奪取關中。
公元235年,姜維、馬謖從北側出兵,直逼西涼,隨後兩國議和。
公元237年,司馬懿和曹爽內鬥,魏國自亂,劉絡趁此機會,集結大軍再次北伐,奪回隴西,並直逼鄴城許都,魏國朝野震驚,司馬氏和曹氏暫且結盟,對抗南漢。
同年,劉絡大敗鄴城守軍,司馬懿率部退守舊城許都,隨後病重而亡。曹爽趁勢而起,逼殺其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卻因訊息洩漏,而被司馬氏截殺,夷三族。
公元239年,許都被圍,魏幼帝曹芳欲滅司馬氏,卻因懼未敢發詔,反為司馬師被害。曹氏宗族因恐被株連,連夜投奔於南漢,漢帝以上賓之禮相待。司馬師改立曹髦為帝。
公元240-242年,魏國和南漢幾經交戰,司馬師中箭戰死,司馬昭廢殺曹髦,自立為晉帝。魏國舊臣震驚,眾臣及名士皆逃往南漢。
公元243年,南漢攻入許都,司馬昭自盡,嫡子司馬炎投降,晉僅存十個月而亡。天下再次一統,歸於南漢。
同年,劉維再次祭天,得上天指示,改國號為「唐」,史稱唐高祖。
有人評價唐高祖這一生都像是上天送的大禮包,被現代人笑稱為「幸運a」。想一想這位重新大一統的陛下,皇位不是自己打下來,誰讓他有一個彪悍的娘。
甚至登上帝位後,自家父親先一步將南漢世家收拾了,而且死得恰當好處,讓唐高祖得了便宜又贏了好名聲。
至於一統天下,說實在的,那是南漢戰神清河王的功勞。靠著妹妹幹掉了曹魏和司馬氏,這位陛下只需要在後方禮賢下士,最後走入許都祭天就成了。
不過這話有些偏頗,唐高祖劉維的帝王心術還是極其厲害的,尤其是在他在位期間,先是免除丞相職位,集中帝權;收了藩王封地,並重劃天下州郡範圍,使得中央得以集權;地方軍政分離,定時換防,免除了軍閥擁兵自重的威脅。
最要緊的,是他繼承了南武女帝,重用天工閣的工匠,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用自己簡樸的科學智慧發明瞭不少讓今人都嘆服的東西,而這些武器也最終用於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鬥中。
這是一個沒有五胡亂華的時間線,也是這個時間線,清河王第一次揚帆遠航,向著更遠的大海行徑。這位女戰神帶著人和物資,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但根據各國聯合考古,清河王在南洋都留下足跡,最終痕跡消失在印度洋的茫茫大海中。
有人猜測以當時的航海水平,是沒法穿越印度洋的,卻也有人說,清河王跨過了赤道,甚至到了如今的澳大利亞,反正目前也沒有什麼石錘,在澳大利亞的原住民遺址中,確實發現了一些屬於中華文明的文物,但受損嚴重,年代模糊不清,碳元素只能推測是在漢南到唐末這段時間,並不能確定是清河王帶來的。
而後世這一切爭執,都與此時登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