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3 頁)
烘乾後,放入布袋中放到廊簷下掛著通風。
下面人忙著的時候,敏寧也沒有閒著,為了選一件合心意的衣服樣式,她畫了許多圖樣出來。
圖樣出來就得挑選布料,經過試驗淘汰掉大量布料後才發現只有平紋細密的細布和府綢可以防止跑絨。
最後選了細布作為內膽,不過這種布也不經用,為了以防萬一,敏寧讓人裁剪好後又刷了一層熟桐油陰乾。
陰乾後,才讓墨書過來一起幫忙縫製羽絨服的內膽。一小格一小格,填充完一個縫一個。墨書的女紅極好,行針規整,針腳密密麻麻,一點也不比用機器縫的差。
這一次敏寧得到的羽絨看著多,可清理過後去掉那些摻進去的羽毛和油脂之後,整整縮水了小兩成。
這些羽絨只夠做完一件羽絨服,剩下的也不夠再做第二件,更別提她心心念唸的羽絨被了。
想了想,乾脆做成了類似於被子形狀的羽絨服,寬大的袖子,下擺長長的能及腳踝,她記得在後世這種羽絨服剛被一位天后穿出來時,媒體都調侃她像裹了棉被。
敏寧之所以想出這個,就是看在這個功能強大夠保暖,既可以當羽絨服又可以拿來當羽絨被,一物兩用。
裡面的內膽用細棉,那外面的外套就改用府綢,原本想選白色,被碧影和墨書勸阻了,敏寧只改挑了順眼的銀鼠色。
外套比較容易做,借鑑了被裡和被面的做法,做成了可拆式,外套髒了能拿下來清洗。然後碧影就跟縫被子似的將內膽和外套縫起來,等要洗的時候,直接將線頭一拆,就能拿下來洗。
做好後,敏寧直接套在身上,她覺得總算是活過來了,高興的跟碧影和墨書說,&ldo;這剩下的羽絨,你們一人做個小坎甲套在身上,這可比你們穿棉衣輕便多了。&rdo;
碧影和墨書相互看了一眼,才謝恩。
轉天,內務府又送來一批,敏寧這就吩咐下面人拿去清理,清理好後就收起來,她準備湊夠做一床被子。
忙活了幾天,敏寧都快把四爺要回來的日期給忘了。
十一月十二日這天,皇帝的鑾駕已經到達通州,四爺提前一天回來幫太子準備迎接聖駕。
忙活了一大半天,才將所有事情順序理清,禮部的官員拿著最終定下來的的迎駕方案離開。其實也沒什麼好爭議的,唯一的爭議點不過是出城迎接駕還是在天安門等候皇帝歸來。
最終爭吵之後敲定在大清門,大清門屬於皇城最外門,在那裡迎接倒也合適。
至於為何出城這個決議被否決,這是因為天寒地凍實在不適合在迎駕,沒人敢讓皇帝受凍。
散了之後,蘇培盛給四爺披上黑色熊皮外氅,四爺接過貂皮暖帽帶上,前頭太子已經離開禮部官署,一同離開的還有太子一派的官員,至於剩下的那三瓜兩棗四爺只是朝他們點了點頭,然後跟著走了。
回到宮裡,四爺也沒有讓人稟報,直接回來阿哥所直接去了正院。
正院裡,福晉正坐在炕上抄寫經文,四爺走到門前就有小太監唱了音。
福晉抬頭就看見四爺走進來,她放下筆連忙起身幫四爺將身上的外氅脫掉。
&ldo;爺,您回來了?怎麼也不先派人來通傳一聲?&rdo;
&ldo;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完事,提前派人也只是讓你們受冬天寒冷之苦。&rdo;
兩人一問一答,芳菲上了茶,福晉又命她將今年給四爺做的新棉鞋拿來,她親手幫四爺脫下沾著泥雪的長靴。
摸了摸他的腳,硬邦邦的凍的通紅,福晉有些心疼,&ldo;爺,先泡個腳,活絡一下吧?&rdo;
四爺端坐在炕上,聞言點了點頭。
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