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大海 第九十七章:群狼環伺(第2/3 頁)
張正奇趕忙解釋:“老弟,你來寺中沒多久,有些事情你不知道。自從前年開始,從揚州鹽城縣透過山陽瀆運往江淮地區的鹽船大都傾覆,不論是官船,還是商船,全都受損嚴重。江淮地區甚至一度到了無鹽可賣的地步,百姓是苦不堪言,江淮各州不堪重負紛紛行文,催運食鹽。”
山陽瀆,是從山陽縣到揚州的一段運河。
“對於如此巨大的食鹽缺口,陸運只是杯水車薪,只有水運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朝廷對此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在派遣欽差察查鹽船傾覆的同時,放寬對私鹽販子的追查,以緩解江淮地區用鹽壓力。但是如此一來,江淮地區的鹽價是居高不下,百姓是怨聲載道。”
鍾爍皺起眉頭,滿懷憂慮:“不過長此以往,江淮地區恐怕是要出問題。”
張正奇嘆息一聲:“誰說不是呢?中書省已經令刑部、大理寺著手調查,不過暫時也沒什麼重大進展。”
鍾爍凝神沉思,一時間房中安靜下來。
張正奇喝口茶後,無奈地笑道:“算了,咱哥倆在這說這麼多也沒用。你出去查案這幾天就當是寺中的差事。由哥哥做主,你回去好好休息幾天,等海陵縣的迴文到了再說。”
回過神,鍾爍站起身子笑呵呵地說道:“多謝哥哥,小弟就先告辭了,留步,留步。”
“你跟我還客氣什麼,趕緊走吧!”
張正奇起身將鍾爍送出門外,看著鍾爍離去的背影下意識地說道:“這小子,手段可真不一般!”
紫宸殿
皇帝趙乾端坐在龍椅上,左相慕文翰和右相宇文德海坐在殿中的小凳子上。
幾人的臉色都很難看,因為剛剛揚州傳來訊息,山陽瀆上的鹽船又翻了,大批官鹽不知所蹤,商船也被嚇得不敢航行。
趙乾放下茶杯,壓著怒火冷聲說道:“兩位愛卿,江淮鹽運一事查的怎麼樣了?”
慕文翰拱手回話:“陛下,吏部已經差遣幾位欽差察查此案,可他們回覆大都是運河淤堵,致使鹽船傾覆。”
趙乾冷哼一聲:“那就派人清理淤泥,難道這些事情都辦不好麼?”
宇文德海接過話茬:“陛下,可據幾位欽差迴文所稟,運河山陽瀆一段,淤堵要比清理快得多,運河兩岸衙門多次清理,仍然沒有明顯效果。”
趙乾氣急,怒拍桌子大吼道:“胡說八道,簡直是胡說八道,那之前山陽瀆為何沒有出現鹽船傾覆的情況?難不成運河裡的淤泥也有休沐?休沐的日子難道就不堵了?”
慕文翰和宇文德海低眉沉默,紫宸殿內的內侍全都屏氣吞聲,生怕觸怒趙乾。
不久,冷靜下來的趙乾緩緩說道:“中書省昨天遞上一份關於永寧縣兄弟相殘的奏章,其中說道鄒氏原籍為揚州海陵縣,其父就是一名鹽商,卻在射陽河上被水匪殺害。兩位愛卿怎麼看待這件事?”
慕文翰略微沉吟:“臣昨日就已經讓戶部行文海陵縣,相信不日就會有迴文,若鄒氏所言為真,那其父作為鹽商被殺,則有兩種可能。”
“若其父被殺是為求財,則說明揚州地區盜匪橫行,百姓如今生活在巨大的危險之中。若是水匪刻意殺掉鄒氏的父親不是為了財務,則其目的很可能是為了阻斷鹽運。”
“那江淮地區很有可能已經存在著一個盤根錯雜的利益網,官匪勾結,提高鹽價,魚肉百姓。不過,不論是哪一個原因,江淮地區都亟需整治,還百姓安寧。”
宇文德海連忙補充:“左相所言甚是,若是鹽運阻斷日久,恐怕會激起民變。中書省應該立刻選派欽差,督查江淮鹽運,整頓江淮吏治。”
趙乾皺眉沉思:“永寧縣一案,鍾爍抽絲剝繭,行遠自邇,方能破解。那督查江淮鹽運一事就讓鍾爍去辦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