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聯盟(第3/12 頁)
選擇各自為營,別說是打出默契的配合了,能不相互之間拖後腿就不錯了,所以時常也是最早出局的。
今年的春闈舉辦地在落日谷,正好位處於大縉王朝的南北分界線上,從地利上來看,倒是對各家都很公平,不管是遠在京都附近的春秋書院,還是深入南原的天星院,都需要日夜兼程至少五天時間才能趕到。
當然,誰也不敢忽視與這兩大書院齊頭並進的皇朝學宮。
相較而言,皇朝學宮的所在之地倒是和春秋書院隔得比較近,都在大縉王朝的北方,坐落於京城洛陽附近,只不過一個在西邊,一個在東邊。
當此番春秋書院的領隊,鄭榮,鄭教習,還在與唐子安商討出戰名單的細節的時候,皇朝學宮的一眾師生已經提前出發了,按照時間來算,此時應該已經過了煬河,進入了青州。
對於夏生來說,在今年皇朝學宮所選派的出戰學子中,有兩個人,他非常熟悉。
其中一個,當然就是在忘歸林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寧王殿下,九皇子,趙辰!
還有一個,則是平南侯的女兒,薛家獨女,薛清婉。
雖說春闈大比有明確的規定,每一座書院算上領隊和學生只能有十六人參戰,但隨行人員可就不止這麼多了。
據說此番皇朝學宮整整出動了近兩百人,除開書院的一應教習、院士之外,還有禁軍沿路護送,甚至還去了一位有著尊級實力的分院長!
至於皇朝學宮為什麼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當然是因為寧王殿下。
而在夏生得知這一訊息後,則更加明確地知道,這是在防著太子再弄出一件類似於忘歸林血案的事情來。
相較而言,春秋書院這次遠赴落日谷的人雖然少了些,但同樣是浩浩蕩蕩。
除開領隊鄭榮,以及名單上的十五名學生之外,三大分院各出了十名院士、教習,負責隨行護衛,執法殿、長生殿、勳祿殿、明德殿、正陽殿這五大殿也各自遣派了三名副使,至於壓陣之人,則是大名鼎鼎的韋秋月,韋院長!
春秋書院所擺出的陣勢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人們很快便聯想到,這或許與裴元機的死有莫大關係。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裴元機一死,今年的春闈恐怕就是天星院一家獨秀了,想必那最終的魁首之名,也將落在慕容晚歸的頭上。
至於皇朝學宮的趙辰,雖說也是天賦異稟,被人們視為是繼裴元機、慕容晚歸之後,最有競爭力的人選,但畢竟趙辰在境界上距離這二人還是遠了些,如今也才堪堪突破靈王境,若不是如今皇朝學宮的確人才凋零,也不會將他作為最後的王牌打出來。
而春秋書院,在裴元機死後,連一個能與趙辰匹敵的人都找不出來,更別說作為慕容晚歸的對手了。
面對如此頹勢,春秋書院唯一能做的,便是向世人肆意展示自己的力量,以表達即便裴元機身死,即便春闈失利,春秋書院也仍舊是天下第一書院的堅決態度!
但夏生知道,這一次韋院長之所以會隨眾南下,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
便是趁著春闈所搭建起來的舞臺,與天星院的陶之謙分出個高下!
理論終究只是理論。
想要驗證雙方誰的理論才是正確的,唯一的辦法,便是透過實戰來檢驗!
韋秋月此行,只能勝,不能敗!
否則,便會如當日在玄圃園中夏生所預言的那般,大縉將亂,生靈塗炭!
夏生的確是希望顛覆大縉王權不假,但那僅限於皇室中人,他並不願看到天下蒼生因此而飽受戰亂,所以對於韋院長的這一戰,他是全力支援的,並衷心地希望韋院長能夠在春闈之後堂堂正正地戰勝陶之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