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北境氣象(第1/2 頁)
吳巍是個奸臣嗎?不是吧,為官清廉,為國為民,任勞任怨,鞠躬盡瘁數十年。是大忠臣啊!
臺下那些反對太子的是奸臣嗎?也不是。如果你是他們,面對兩個同樣優秀的領導人。不牽扯利益的情況下,有個繼承人,意氣用事,為件小事棄你們而去。
你怎麼想?
說白了,反對派對於羲和龍曜更多的是一種恨鐵不成鋼。
可是,就是今天,當羲和龍曜親口說出不會了之後,這些人的心裡有了些異樣。
“我北境當興!”
不會真有人覺得三年前北境打梁武靠的是羲和龍曜的指揮才能吧?
開什麼玩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你把對手想到這麼蠢,你的對手知道嗎?
北境能打贏,靠的是君臣一心,軍民一心,精兵強將,糧草輜重,鐵甲利器,錢多任性。
拼的是綜合國力。
當年梁武四十萬大軍,可戰之兵不過三十萬。
當年北境號稱十五萬鐵騎,騎兵也不過三萬,還大多是輕騎兵。真正精銳的重騎兵一萬都不到。
但也不要小看這些兵,只要在平原上的大戰,一但讓這些重騎兵衝起來就是個大型絞肉機。
為什麼北境能一路打到這裡,因為這裡就有個名字,叫關中平原。
我不攻城,就等你出城跟我打。你不出來我就圍城,圍著圍著你就肯出來了。你一出來我一拔騎兵衝你。
就是耗著,沒糧?沒糧我在被我打下來的土地上種。
沒人?沒人我就往這兒遷,我不僅給補貼,還減稅。反正關中富庶,大有百姓樂意來過好日子。
老子有的是錢,養得起百姓,養的起兵。
靠這種流氓式打法,拖垮了梁武。
北境的的富庶,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
十三年前,北境宣佈:除鹽鐵之外,官員可以自由經商,並制定了相關的市場規則。
起初,所有人都不為所動,因為在他們眼裡“士農工商”。生意?狗都不做!
後來還是皇宮裡的皇后帶頭做起了民生買賣,一時間賺的盆滿缽滿。然後,他們眼紅了,紛紛“真香”起來。
就在這之後,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
後來朝廷牽頭在各地建起了工學院,讓百姓子弟可以學到一技之長,但不教文學。同時傳輸“忠君愛國”的理念。
透過這種方法提高了人才儲備,也暫時儲存了士人的地位。
問題又來了,沒人種地了嗎?種地的人沒有少。只是一部分小孩入了學堂,還有相當一部分百姓不願讓孩子去讀工。
怎麼辦?減稅,改稅制。允許官員擁有土地,可是你有多少地你就得交多少糧。你可以僱農,但是要是給百姓的工錢低於國家標準,你就要小心自己的腦袋了。
起初不是沒有欺上瞞下,壓榨百姓的人出現。他們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北境農田裡的第一批肥料。
據說,當時繼任的地主第一個任務就是親自下地,把上一個地主的屍骨刨出來。
對於百姓,有多少人,種多少地。同樣,除了交給國家的那部分,剩下的全是你的。
之後,更是大面積種植高產的土豆和番薯。
就這樣北境糧倉年年滿,大災之年朝廷賑濟也能過得去。
百姓不為生活發愁,就開始考慮傳宗接代,如今各家各戶的半大小子都是人才儲備和勞動力。
後來官員發覺百姓吃飽了之後,他們的商業收入又翻了一番,漸漸的也就釋懷了。
北境的百姓有田種,官員有錢賺,而且官民利益不衝突。甚至百姓生活越好,官員的商戶掙的越多。
這就是北境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