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5 頁)
因此他們數次對普羅西亞發動侵略,企圖奪取普羅西亞的肥沃農地來彌補糧食生產的不足。
基於同種族的情誼和兩國王室的姻親關係,帕威魯在普羅西亞遭受侵略時都會出兵援助,因此哈西克人屢次被打退。
然而最近哈西克極力向帕威魯示好,表示願意結為同盟,如果只要不援助普羅西亞,他們願意每年提供六千萬索尼的金援給帕威魯王國。
為此大臣們分成兩派,一派以軍方將領和幾位重臣為主體,認為這是哈西克人的陰謀,目的只是在瓦解兩國的關係,好遂行侵略計劃。
而一派以文官為主體,認為這條件非常好,可以改善財政狀況,而且讓兩個鄰國因戰爭耗損國力,對本國安全更有保障,甚至有機會坐收漁利。
得知這個訊息,普羅西亞特地派遣王室成員前來加強兩國關係,並增加對帕威魯王國的經濟優惠,才暫時穩定兩國的關係。
當時為了阻止他們,哈西克甚至派遣殺手,打算殺害使節,破壞普羅西亞穩定兩國關係的行動。
但是要求結盟失敗之後,文官派仍然在大力活動,主張和哈西克結盟才是對國家有利的,而哈西克也提出更好的條件要求結盟。
米西魯侯爵是軍方首領,極力反對接受哈西克的同盟要求,但是文官派不斷以經濟利益和國家利益的說法來影響國王。
近來國王在文官派的極力勸說下,立場有鬆動的跡象,如果國王終於被說動而簽定盟約,那哈西克便可無後顧之憂的對普羅西亞發動戰爭。
所以軍方試圖阻止這種情況,調查的結果發現最力主張和哈西克同盟的財政大臣馬薩斯,接受了哈西克的饋贈而為結盟一事活動。
只要能拿到相關證據呈給國王,就可以讓國王對文官派的信任瓦解,堅定拒絕和哈西克結盟的立場。
之前護送使節前來,那時穆對三個國家間的關係就已經有一點認識,現在聽米西魯侯爵說這些事,覺得情勢比之前的推測還要複雜。
從哈西克事先的準備工作來看,這次不戰則已,一但開戰定是傾全國之力勢在必得。
除了對帕威魯的外交工作外,說不定還請其他國家一起出兵,那普羅西亞就真的危險了。
對帕威魯所提的條件表面看來優惠,不費吹灰之力每年就可取得鉅款,但是一但普羅西亞被瓜分滅亡,那這筆錢對方也沒必要繼續支付了。
這樣一來,不過拿了幾年的些許好處,卻讓強鄰壯大起來,而接下來哈西克的擴張物件就換成帕威魯了。
即使趁兩國戰後兵力疲憊之際,趁機掠奪領土,一邊是同種族的國家,一邊是簽訂盟約的國家,不管對誰出手都會招來卑劣的惡名。
名義不正就會影響到外交活動和軍隊士氣,到時候面對之後的戰爭就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因此以帕威魯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來看,維持和普羅西亞的友好關係才是明智之舉。
米西魯侯爵雖然知道財政大臣有和對方往來,並且有相關的協議檔案,但軍方是不能強行進入他的宅院搜查的。
真的強行搜查,且不說能否搜到,對方只要先將協議檔案銷燬,自然查不到什麼。
那時對方就可憑此事藉機發揮,說軍方囂張跋扈,那時很有可能說動國王同意結盟。
聽到這裡,穆問道“為什麼不試著收買伯爵家的傭人來盜取檔案呢?”
“你以為我們沒試過嗎?”侯爵回答,他們之前試圖收買伯爵家的傭人,但伯爵御使僕傭極嚴,多次為了試探下人的忠誠,派人假意以厚利收買或恐嚇威脅。
如果僕役被收買或屈服威脅,就會受到鞭笞重懲,再犯就會打斷手腳逐出。
因此收買和威脅伯爵家僕人的行動完全沒用,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