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1/2 頁)
大殿中,朱元璋不甘心說道:“這些年,我殺了很多貪官,可為什麼越殺越多?”
項羽說道:“你想要聽假話,還是真話?”
朱元璋說道:“假話如何說。”
項羽說道:“假話是明朝官員工資太低了,最好高薪養廉。”
朱元璋說道:“米來自稻穀,加工1044石米需要2620石稻穀。而要生產2620石的稻穀,則需要用田873畝一年收入。種田需要耕牛,按一頭牛耕地50畝計算,需用牛17頭。田間勞作方面的人力花費,按一個人種田15畝計算,需要57個人耕種。收割之後,農夫挑一擔未脫粒的稻禾只能出4鬥稻穀,所以1044石米需要6550挑。如果從田裡把稻禾挑到打穀場是一里路,再回去挑也要走一里路,來回就是2裡,這樣算下來為了挑擔就得走13100裡。”
“正一品每月俸祿為87石,看似不多,可老百姓們卻不知為他要花費多少辛苦。”
“至於七品縣令,月薪為75石,年薪只有90石米,與一品官員比較差許多,可也需要70畝地,5個百姓為其生產,僅僅挑著稻禾就要走一千里,俸祿已經不低了。”
“如此筋骨勞苦,方得許多糧米。”朱元璋反問道,“為官者既受朝廷重祿,尚無饜足,不肯為民造福,難道不該殺嗎?”
項羽沉默了。
明朝官員工資看似很低,其實不低。
明朝七品縣令,大米換算成工資,也只是月收入一千多。
後世是機械化,有著化肥,大米價格很低;可在明朝,純人工化,大米的價格很貴。
月工資一千,這不是2020年的月工資,也不是2000年月工資,更好似1990年,月工資一千。
朱元璋不屑道:“宋朝,倒是高薪養廉,可官員照樣貪汙。我計算過,給官員的俸祿,其實能過上富裕生活。”
有人說,海瑞本來還有一個女兒,就是因為營養不良而夭折的,其實說白了就是餓死的。
堂堂縣令工資低的,把女兒都是餓死了,也只有大明。
還有洪武年間,有個官員曾秉正回鄉沒有盤纏,竟然賣了四歲的女兒籌措路費。
似乎在說,明朝官員工資低。
可真的如此嗎?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
第一種家業太大,三品官員的俸祿可以滿足一家數口日常生活,但如果曾秉正家大業大,又是買房又是納妾,丫鬟僕役一大幫,靠他養活的可就不止一家數口了。
嘉靖時期的大清官海瑞,就是因為納妾太多,靠俸祿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口,導致家裡一貧如洗。
海瑞有錢養小妾,沒錢給女兒吃飽飯,真是牛逼。
還有一個理由,沒有路費是假,沒錢給女兒吃飯是假的,重男輕女是真。
曾秉正是南昌人,從京師南京到南昌路途並不算很遠,只要乘船沿長江一路南下即可到達,在古代,乘船是最快捷,也是花費最少的交通方式,所以曾秉正可能根本不是缺少路費,而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明朝推崇朱熹理學,重男輕女非常嚴重,曾秉正可能不想帶著被他視為累贅的女兒回鄉,所以才會在返鄉之前賣掉四歲的女兒,推說是籌措路費。
同樣,海瑞餓死女兒,可能不是因為窮,沒飯吃,而是重男輕女。
海瑞,只會餓死女兒,不會餓死兒子。
後世華夏公務員,還不如明朝官員的工資,可也沒有餓死人,很多人活得很滋潤,還有無數人搶著當公務員。
事實上,明朝官員工資不高,可潛在的福利很多。
後世公務員月工資也就千,工資也不高,可潛在的福利很多。
朱元璋制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