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抵達機場(第1/2 頁)
布萊恩的想法非常簡單,把波音777變得更加寬大,引擎動力更加強勁。
而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但就算是加1倍的空間,那也只不過是七八百人而已。
而且很有可能,飛機的機體承受不了這樣的重量。
波音777是一款由北美波音公司製造的中遠端雙引擎寬體客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雙引擎寬體客機。
三級艙佈置的載客量由283人至368人,航程由5千海里至9千海里9千公里至1萬7千公里。
1990年10月29日正式啟動研製計劃,1994年6月12日第1架波音777首次試飛,。
1995年4月19日獲得歐洲聯合適航證和北美聯邦航空局型號適行證。
1995年5月17日首架交付使用者北美聯合航空。
其實,早在幾年前,他們就透過計算機模擬做實驗。
波音777如果發展為四引擎客機,但是以燃料消耗與維修量計算,四引擎設計比雙引擎高出20-30。
而且,這還不是在增加機身容量的基礎前提下。
否則,燃料消耗與維修成本肯定會更加高。
如果因為這樣,載客量和飛行航程,兩者當中就要選其中一個犧牲掉,否則很難兼顧。
至於鳳凰一號,他本身就採用了技術比較成熟的安—225大飛機設計理念,在各方面都比較均衡。
尤其是經過系統重新改良設計後,機身和機翼佈局都比現階段的氣動學原理更加合理、完善。
加上鯤鵬一號超巨大推力,更加突出了這個優勢。
一架波音777飛機上有300萬個零部件,由來自全球17個國家的900多家供應商提供。
雖然,這降低了部分成本,但也是整個飛機的構造更加複雜,機體更容易受損。
這樣繁雜的設計,雖然能夠降低被仿製的機率,但想要重新改良,卻也難上加難。
除非,新建一款全新的飛機。
要知道,波音777這幾年經過兩三次改良花費了將近100多億美元。
還沒出生的空客380重新設計和改良,也花費了將近200多億美元。
鳳凰號整體所有的配件加起來還不到波音777的一半,儘管它體型非常巨大。
這還是增加了客艙多媒體系統的情況,否則,肯定會更少。
這就是俄羅斯人的設計理念,簡單實用。
這就好比一根長棍,如果是整體成型的,就肯定會比多一根短棍連線在一起的長棍要結實耐用。
俄羅斯的鐳射焊接技術其實也幫了不少忙,他使整個飛機的機體與周邊的機翼和尾翼緊密聯絡在一起了。
想一想前蘇聯的米格—25戰鬥機,就可以猜測這樣的焊接技術有多麼厲害?
高達三馬赫的速度,讓它在戰場上,就連美軍最先進的f-5戰機和響尾蛇導彈都追不上。
雖然說,這款前蘇聯打造的戰機,最主要還是他的不繡鋼機身構造。
但他的鐳射焊接技術確實功不可沒。
北美在私底下,他們的軍工廠也效仿蘇聯,偷偷研製了一款不鏽鋼戰機。
但在之後的一系列研製中,美國的不鏽鋼戰機速度和耐用度卻始終不盡如人意。
只有蘇聯的米格-25依然保持著超高的速度和安全性,始終活躍在穹頂之上。
布萊恩的建議,其實並沒有多大用處,只會浪費更多的錢財和精力。
只有空中客車集團的a380,採用全新的設計理念,全新的氣動佈局,才有可能追趕鳳凰一號。
就在波音公司高層絞盡腦汁想盡辦法時,鳳凰一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