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第1/2 頁)
但如何撤軍?楊炎到還真的沒想過,想了一想道:「這一點末將也沒什麼太好的主意,如渠實在不行,到時候就仕整為零,各自分頭逃走,聽天由命也就是了。但燒糧一事,是事在必行,絕不可變。」
李寶點點頭道:「老夫昨曰想了一夜,到是想了一個主意可以一試。」
楊炎一怔,李寶有什麼好計嗎?
李寶道:「一但你們燒糧得手,金兵在圍堵你們時必定會重點封鎖你們向南的路線,但是如果你們不往南,而是轉向東走金人一定不會想到。一但你們能夠向東到達登州一帶海邊,老夫可以派遣水軍在那裡接應你乘船返回大宋。不是我李寶誇口,只要由我率領百艘戰船足可以橫行海上,似金國水軍如無物。因此只要價們蹬上戰船,金人縱有百萬雄兵也不能將你們奈何了。」
楊炎聽了,又看了看地圖,從黑陽山到登州足有近兩千里路。但誠如李寶所說,金兵在圍堵遠襲軍時必會集中兵力重點封鎖向南的道路,絕不會想到遠襲軍會向東走,因此雖然繞得遠了一些,但也有很大的機會成功撤退。至於到了海上無論是戰船的質量,水軍的素質,水戰的能力金軍都遠遠不及宋軍的。
想到這裡,楊炎點頭道:「制置大人此計很好,末將看可以依計而行。」
李寶道:「好,不過老夫要親自到杞縣解圍,因此接應船隊老夫會讓犬子李公佐統領,不過可要約澱一個時間為好。」
楊炎一想也對,看著地圖默默計箅了一下,才道:「末將計算,遠襲黑陽山大約需要五至八日時間,然後從黑陽山到登州路近大約要十五日估時間。因此從大軍出發之日箅起,趕到登州海邊最快乜要二十日,不過若是一個月之後乃不見哦軍也就不必在等了。」
李寶道:「那好,從你們出發之日算起,二十日之後,水軍必會到達,會在那裡等候十五日,不過我們以什麼作為訊號。」
楊炎想了一想道:「我們如果能逃到登州海邊,將點起三堆火光為號。不過船隊應在點火之地以東三十里地接應我們。」
李寶先是一怔然後馬上明白過來,雙方連絡只能舉火為號,但點起火來也會暴露宋軍的行蹤,因此楊炎才定下點火之地以東三十里為接應地點,是及高明之舉。
進軍撒軍的路線都安排好了,接著就是確定這次遠襲的人員。楊炎的逡鋒軍是全部參加的。虞公亮帶來的側選鋒軍的一千騎早也都全部加入,另外魏勝又撥調了一部份海州的騎軍,合計有七千騎兵,戰馬有萬餘匹,以供中途換乘或是背負隨行的用品,另有大車二十輛。
隨軍的將領中除了選鋒軍所有的將領外還有虞公亮和陳亦超也加入了遠襲軍。由於考遮到救援杞縣也有硬仗要打,因此留下畢再遇在李寶魏勝軍中聽用。辛棄疾和王世隆原是山東義軍,熟悉山東河北一帶地理,因此也隨楊炎出征。魏勝又讓兒子魏昌帶著他的兩隻大鷹以兩員部將董成,朱震也加入了遠襲軍。有飛鷹作耳目,這次遲襲成功的機會又大了一些。
第6章 遠襲中
就在眾多事項一件一件體確定下來的時候,趙月如和趙倩如突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中間向灰場眾將一拱手,趙月如道:「諸位將軍為了我大宋江山,為了父皇不計危險捨死忘生,月如十分感激,因此……」她一拉旁邊的趙倩如「我們姊妹昨天就以經決定,隨軍一超送襲黑陽山,與眾將士同生共死。」
這番話說出來,在場眾將都驚呆了,儘管以經計劃好了撤退的路線,但大家心裡都清楚,遠襲軍能平安回來的機率絕不會大於三成。兩位公主如果跟著一起去豈不是太危險了嗎?雖然都知道虞公亮和楊炎是未來的駙馬,但畢境還不是真正的駙馬。一但戰死,還可以重新再選一個,公主是不愁嫁的。但公主一但有個意外,那誰能吃罪得起。李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