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第1/2 頁)
楊炎一見,這手勢正是和萬顯聲約定的暗號,也放下心來。也伸出雙手,左手伸開五指,掌心向後,右手握拳伸出食指指地。
那人見了立刻下馬,來到楊炎的馬前,雙手抱拳施禮道:「原來真的是白袍軍,在下是山東紅祆軍楊安兒,受萬顯聲萬老前輩之託在此接應楊將軍。」
楊炎也跳下海東青,笑道:「原來是楊大當家,失敬失敬。」
楊安兒道:「這些天以來,楊將軍和白袍軍的威名可是如雷慣耳,金人聞風喪膽。我們山寨上下聽說都佩服不己,都說:如果大宋多幾個楊將軍這樣的人何愁打不退金人呢?五天以前萬老前輩來到我們山寨,告訴我們白袍軍將到山東地界來,請我們接應楊將軍。這幾天我派弟兄們四處打探白袍軍的行蹤,不想在這裡被我遇上了。」
楊炎道:「太好了,可真要多謝大當家了。」
楊安兒這時仔細看了看宋軍,道:「你們迮麼沒有被白袍呢?」
楊炎笑道:「我教兄弟們披上白袍其實是希望造成金人對我們一個誤解,認為白袍才是我們的標誌。混淆金人的耳目。這樣一來,我們不被白袍時就容易被金人忽視,被金人發現的機會就小一些。」
楊安兒恍然大悟,大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楊將軍能以數千人馬縱橫黃河兩岸,視紇石列志寧俳十萬大軍如無物如。好了,還是隨我到山寨中去詳談。」
楊炎點點頭道:「有勞大當家了。」
紅襖軍本身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武裝集團,而是由多個獨立作戰且有時配合的民眾武裝。不過紅襖軍不同於其他的綠林好漢,他們本身多是受金國上層壓迫的耕農、佃戶、驅丁、和下層商販。因此從起義一開始就明確反金的旗幟。攻州奪縣,而不是死守一山。
紅襖軍各部以楊安兒、李全、劉二祖、方郭三、周元兒、李旺、郝定等實力較強。其中楊安兒將其妹楊妙真嫁於李全,兩人結為連襟,合軍一處,聲勢大振,凌駕於其他各部之上,又有劉慶福、國安用、鄭衍德、田四、於洋、於潭等小股陸續加入,成為紅襖軍中實力最強的一部。現在已有人馬一萬五千餘人,盤居商山,正計劃進行臨淄做為跟據地。
正因為這樣,楊安兒也願意和宋朝接近,受宋朝招安,以防萬一失敗也有一個退路。正好萬顯聲來到山寨一說請他們接應宋軍,楊安兒立刻一口答應下來。
楊安兒將宋軍帶到後山一處十分隱密的山凹峽谷地帶。離紅襖軍的山寨二十里遠。這裡地勢平坦,還有一條山澗,和十幾間茅屋都是過去往在山中的居民住過,現在都己加入了紅襖軍,住在山寨裡。於是讓給宋軍休息。
第10章 轉進山東中
等宋軍都安頓下來之後,楊安兒又邀請楊炎和宋軍的主要將領去山寨赴宴。楊炎見盛情難卻,也答應下來。但終是不敢全信楊安兒,因此只帶了曹勛,高震,辛棄疾,魏昌和王世隆及五十個士兵一起去了。留下虞公亮和劉復武主持軍隊,並約定一但有變,魏昌更放出飛鷹,虞公亮立刻率軍進攻山寨。至於趙月如和趙倩如的身份,楊炎更沒有告訴楊安兒。
楊安兒將楊炎一行領到到了山寨,立刻命人大擺下酒宴,並且叫出山寨的各首領與楊炎等人相見。這山寨中一共有五位首領,大當家是楊安兒,二當家是劉慶福,他願是一支紅祆軍的首領,投靠了楊安兒,被楊安兒推為二當家;三當家是楊安兒的妹夫李全,他願在維州起義善使鐵槍,人稱李鐵槍;四當家便是楊安兒的妹妹楊妙真,她號稱四娘子,勇悍,善騎射,有「梨花槍天下無雙」之稱;五當家於洋,也是投靠楊安兒的一支紅祆軍的首領。
楊炎看這幾位首領,李全二十五六歲年紀,身材高大,氣宇軒昂;楊妙真二十出頭年紀,雖不是十分顏色的美女,但眉宇之間留露出一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