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正式開拍(二)(第2/2 頁)
司要求她接管演唱會事宜。
雖然現實落差很大,湘媛也深受打擊,但她工作依然認真負責。當地人四處拼湊出了一支所謂的樂團,年齡差異大不說,職業也各不相同。彈鍵盤的小女孩大大節奏總是忽快忽慢,貝斯手老交警永遠跟不上節奏,鼓手水蛙的意見總那麼多,阿嘉唱歌總用力過猛。排練中遇到的困難太多太多,但湘媛都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一次醉酒,阿嘉和湘媛兩人發生了一夜意外,而湘媛也因意外在阿嘉家裡看到了那封六十年前跨越海峽兩岸的情書。就是這無法送達的情書,卻在幾十年後悄然成就了另外一對海峽之戀。
在演唱會舉辦那天,湘媛從酒店清潔女工嘴裡意外得知“海角七號”的地址。於是她讓阿嘉去送信,這封長達六十年的情書最終送到了老人家手裡。阿嘉為愛情變得勇敢和自信,這場演唱會,樂團暖場也非常成功。最終阿嘉成功的讓湘媛留了下來。
當初在臺北街頭怒砸吉他,對現實無奈妥協的大男孩,在家鄉成功找回了自信,實現了夢想與愛情的雙豐收。
這是主線故事。但其實配角的故事線同樣精彩。一心為了本地發展的民意代表,自稱國寶的老郵差茂伯,在車行上班,暗戀老闆娘很多年,喜歡打鼓的水蛙,以及勤奮努力推銷自己酒水的客家人馬拉桑,還有因為太拼事業而導致老婆離開的警察勞馬……
這些人都是真實社會中各個方面的底層人物代表,有著不同年齡和不同職業,他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生活,真誠的活著,有著悲歡喜樂,也敢於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李懷安基本上是按照原片來選的演員,這就最大限度的保障了電影的原汁原味。
電影拍攝的進展很快。現在李懷安只考慮一件事。就是影片比原時空提年一年上映的話,票房會不會比原來少很多?
由於大陸每年都在新建大量影院,電影早一年,晚一年,還是有區別的。500張螢幕和1000張螢幕的票房當然會截然不同。
但李懷安想了又想,覺得還是優勢在我。
首先,他第一部電影已經成功了,第二部電影在宣傳上天然就有優勢。
其次,孫彥姿的加入,會給電影帶來一定的觀眾,這方面,比在華夏毫無人氣的中孝介要強。
最後,這麼賺錢的電影為什麼讓中影來主控佔大頭,那還不是想著在宣發和檔期上佔便宜麼。捨得捨得,不捨哪有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