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我為將軍再引薦一位豪傑(第2/4 頁)
見者,莫不樂為之效死。
所以,當車隊中那位中年豪強見到孫策親自策馬而來時,激動全身顫抖,大步離開部眾數十步,孤身走到孫策馬前,為孫策牽住韁繩,拜道說道:“我有眼不識英雄,請將軍萬勿見怪。”
孫策下馬,扶起對方,笑著說道:“不必如此。這番誤會,只怪我行軍旗幟上沒寫英雄二字。”
周圍所有人都轟然大笑。這位中年豪強也笑著抬頭,看向孫策。
這位英雄從下馬,臉上就待著笑意,笑言一出,雙方此前的芥蒂瞬間煙消雲散,完全沒有了任何距離感。明明雙方連彼此名、字都不清楚,卻彷彿親如同袍。
孫策笑話過後,主動折節說道:“在下孫策,字伯符,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他沒有多說官職,因為在淮南這裡,孫策二字就是最響亮的招牌。
果然對方聽聞這個名字,所有人都肅然起敬,中年豪強說道:“江淮無不聞孫郎英雄之名,今日方知,百聞不如一見!在下劉由,字顯遠。”
與孫策這個江淮無人不知的名字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就不得不詳細介紹自己的出身,說道:“在下是阜陵王之後,世居淮南。”
阜陵王之後!
孫策及身後騎士們瞬間將所有目光都聚集在了他身上。
大家都久居在壽春,對九江郡望族都有所耳聞。
孫策立即拱手說道:“原來是九江郡望,衣冠子弟。貴族顯赫,九江百姓,無不仰慕。”
所謂郡望,是郡與望的合稱,是指郡內的有名望、有地位的名門大族。比如漢末最有名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九江郡劉氏跟汝南袁氏孰強孰弱?
這完全沒法拿來相提並論,汝南袁氏雖然四時三公,但劉氏卻是世代顯赫。
因為劉氏是正兒八經的皇族貴胄!
九江郡古稱淮南國,淮南王、《淮南子》沒有幾個諸夏沒聽過。
當然,那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了,就算有淮南王后人,經歷了兩漢交替,在這個時代也跟皇族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兩漢雖然都叫一個漢,但基本上除了都有一個姓劉的皇帝外。從政治體制,到軍事體制,稅收體制,經濟基礎,文化主流,百姓傳統,全方面的發生了根本性變更。
比如西漢以自耕農為經濟基礎,但東漢卻以豪強莊園經濟為國家根本。
西漢以丞相治國,東漢則以三公和尚書檯治國。
西漢主張公羊大復仇理論,東漢則主張讖緯為歸,也就是靠讖語為施政綱領,畢竟光武帝劉秀就是靠著符瑞圖讖證明他是天命所歸,建立了東漢。這也是漢末妖巫大起的原因,甚至董卓遷京,袁術稱帝,這麼重要的施政內容,最重要的施政指導,都只是一條讖語。
但即便有這麼多變化,淮南劉氏依舊是一等的郡望,因為他們可是實打實的東漢劉秀這一支皇族的血脈後代。跟劉備那個中山靖王之後,有著天壤之別。
先不論劉備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後,就算他坐實了,那也只是皇族旁系。跟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沒有半毛錢關係,就算劉秀活著的時候,他們都稱不上皇親國戚。
而九江劉氏可是實打實的東漢宗室,是淮陽王劉延之後。淮陽王劉延私作圖讖(造反禁書),參與造反,漢明帝漢章帝不忍將劉延處死,將他貶為阜陵侯,後來又復位為阜陵王。這是一代代皇族都認可的骨肉手足。
不過淮南這塊地方可能是風水不好的原因,封在這裡的歷代王爵都總是忍不住想造反。從最早的英布,到後來的淮南王劉安,到淮陽王劉延,以及漢末前期最強大的諸侯袁術,都想著靠讖語篡位。
眼下這個劉由也是想著造皇帝的反。
但只有劉由本人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