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倔強的韓非(第1/2 頁)
“既然天下七國,百姓依舊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那不如使天下歸一,這樣他們起碼少了戰亂之苦。”
聽完嬴玄的一番話,伏念等人陷入了沉默,唯有荀夫子是一臉地無所謂。
嬴玄說這一番話的時候,是悄悄動用了剛剛凝聚出來的武道意志,這對伏念等人的道心是有影響的。
荀夫子沒有制止嬴玄這麼做,無非出於對儒家傳承的延續。
嬴玄手裡有著能動搖儒家根基的紙張和活字印刷術,他敢動手製止,最後倒黴的只有儒家。
沉默許久,韓非開口問道:“敢問蕭公子更看好哪一國能使天下歸一?”
嬴玄瞥了他一眼,反問道:“九公子你捫心自問,你覺得韓國有氣吞天下的資本嗎?你父王韓安又有氣吞天下的雄心嗎?還是說你有登臨韓王寶座的想法?”
韓王安從繼位以來,一直沉迷於帝王心術中的平衡之道,既沒主見,也沒勵精圖治之心思,只想著穩固手上的權柄安於享樂。致使韓國朝堂分立兩派,一派是主持朝政的相國張開地,另一派是手握兵馬大權的姬無夜。
這兩人的明爭暗鬥持續了這麼多年,消耗了不知道多少韓國國力。
韓非是人才,但並非不可或缺。若是韓非真能登上韓王寶座,勵精圖治十年,或許韓國會有一統天下的可能,但那也是極其渺茫的。
現如今的韓國國土小,人口少,資源也少,這怎麼和其他大國競爭?尤其是此次合縱戰爭,韓國派遣參與的五萬兵馬全軍覆沒。
趙遷和郭開兩人還在嬴玄手下的忽悠下,又坑了一次韓國,讓韓國不僅損失大量的錢糧,還有大量的韓國百姓淪落為流民,被迫遷移他國。
被這麼一整,就算韓非能登上那個寶座,有再大的才能,也無法發展韓國。
嬴玄的第三問,讓韓非有點手足無措,他從來沒有想過成王的心思,不然他也不會遠離韓國跑到這桑海城內求學。
而且這種問題也很難回答,因為不管他回答什麼,一旦被傳出去了,估計他父王韓安便會休書警告他了,就如同之前他在芳菲苑酒後將內心想法說出來後,一個月的時間都沒到,他就收到了韓安寫給他的問責書。
原因無他,就因為他是韓國九公子,那一番話傳到了其餘諸國的國君耳中,以為韓國有起兵對抗天下的想法。
這種想法就連秦國、趙國、楚國不敢明著喊出來,你丫一個末流小國居然這麼叫囂,這不啪啪打臉他們的臉嗎?這不搞你韓國能搞誰?
於是乎在趙國的帶頭下,各國紛紛派出使者向韓國問責。
韓非苦澀一笑,“看來蕭公子對韓國的認知比非要更深刻,非拜服!”
他深深向嬴玄一拜。
嬴玄的這一番話也點醒了他,光靠他之前的想法想要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終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他要做出改變了。
“韓非說句實在的,本少爺很欣賞你的才能,所以希望你以後不要做錯選擇站錯隊,不然縱使本少爺如何欣賞你,都只能痛下殺手了。”
“蕭公子所站立場與非不同,即使有一天非被蕭公子所殺,非不會有所怨言,這隻能怪非自己無能。”
韓非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也知道韓國會亡,自己會死,但他不服,他想逆天改命。
聞言,一旁的荀夫子搖搖頭,留下一聲嘆息便離開了。
韓非這話已經說得很明顯,他還是要離開桑海回到韓國。
韓非的倔強,荀夫子這個身為老師的,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呢?韓非決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脾氣倔得要死。
“諸子百家當中道家、陰陽家、鬼谷,還有你們儒家,都有人看出了天下歸一的趨勢。陰陽家、道家人宗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