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會問題。在討論中形成了三大派:儒,墨,道。這三派的主張不同。儒主張“仁治”就是制定“禮”來規範舊貴族的行為,使得舊貴族做出表率,這樣,社會的秩序就好了。墨主張吸收一部分新興勢力到舊貴族的政權裡,這樣社會就安定了。道主張對土地維護氏族所有,使“民”不為盜。道德經是道派的經典。這個時期,一方面,政權由舊貴族把持,在貴族內部分離出來新興的家族(地主)勢力,出現了複雜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農業生產顯示出來優勢,諸侯國之間走向統一的趨向也顯示出來。這三派的“政見”沒有被歷史接受,歷史沿著“商鞅道路”走進皇帝時代。從這個角度,道德經相當一部政治經濟學。
關於古書道德經
古書道德經源自巫祠文化。巫祠主要是以“巫宣講”的方式來傳播資訊,達到社會的溝通,這樣就產生了“職業宣講人”。職業宣講盛行不衰,一直繼續到出文字書。古書道德經八十一章,五千字,就是從宣講的“底本”流傳和整理出來。
商文化以崇拜的形式由巫流傳下來,流傳著一大批的祭祀歌,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修改,補充。祭祀歌幾乎唱到了氏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只要文字還達不到記錄能力,祭祀歌就一定傳唱下去。古漢語的文字出現得實在早。商,周之際,文字從巫祠向社會普及,口頭的傳唱衰落下來。周春秋以後,爆發了一場思想革命,社會處在大變革的前夜。一切的傳統思想,歷史認識接受時代的檢驗。道德經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整理成書。
從口頭流傳到文字的書,一定有整理文字的書作者,傳說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老子叫李耳,楚國苦縣人。苦縣在今天的河南鹿邑。這個時間是整理成書時間。河南鹿邑,在黃淮平原。這是一條珍貴的資訊。周代商,商文化衰落。黃淮平原是最後保留商文化的一塊土地,道德經在這裡整理成書。
關於李耳的生卒時間都不知道,推算在公元前六百年到公元前五百年。李耳是怎樣的人?古記載不一定可信,他應該是一個說書人。象李耳這一類人,歷史文化的製作者,道書的編者,論語的編者,詩經的編者,等等,都是默默無聞的窮苦人,他們的高大形象是後人樹立起來的。
在巫祠時代,有巫宣講,巫由巫祠供養,周以後,巫祠的條件也不存在,出現了一批流浪藝人,說書人。李耳就是這樣的人。李耳以宣講為業,只有宣講的實踐,才能編寫道書。李耳是個傳說的人物,不一定真實,但是,一定有人做成書的工作,這個人是李耳,張耳還是王耳無關緊要。經過了流浪說書人階段,道德經的宣講進入學術界,轉向哲學的探索,道思想創造出來。
可是,李耳為什麼又叫老子呢?子相當於今天的學術文集。春秋時,學術性的書叫做子。老是對書內容的概括,古遠的意思。老子,就是遠古的知識,遠古的學問,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歷史。老子書開始於商周之際,定本於秦漢之際,歷時千年有餘。漢時整理出“十三經”。所謂經,相當於今天的文化教育的教材。道德經是教材之一。老子書經過了改造,增補到八十一章,改名道德經,後人就尊稱書作者老子。
道德經解讀(簡本) 序篇
序篇 1吾言 2絕學無憂
1 吾言
原文
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註釋):宗:章法。 君:條理,順序。 夫:語氣詞。 惟:只有,因為。 不我知:不知我(言)。 則:照著做,跟隨。 聖人:這一章指道的宣講人。 被褐懷玉:佩玉,衣服卻很破舊。
(大意):我的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