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2、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4、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5、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6、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7、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8、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
9、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
博採眾長的荀子
荀子(前325年-前235年)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
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因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曾指出齊國當今被楚在前面牽繫著,大燕在我後邊威逼著,勁魏在我右邊鉤取著,若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這樣,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後齊國果然險些被滅國。約公元前264年,也就是范雎相秦期間,荀子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稱秦國“百姓樸”、“百吏肅然”而近“治之至也”。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回到齊國後,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為蘭陵縣令。但有人認為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與臨武君義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趙國拜其為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復任蘭陵縣令。開始從事教學和著述。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沒有幾年也去世了。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創始人,孫氏之儒指的就是旬子這一派。荀子博學深思,其思想學說以儒家為本,兼採道、法、名、墨諸家之長。他以孔子、仲弓的繼承者自居,維護儒家的傳統,痛斥子張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為“賤儒”或“俗儒”,對以儒家正宗自居的子思、孟子一派批評甚烈。其對孔子思想有所損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強調了孔子的“禮學”,頗有向法家轉變的趨勢,後期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李斯都出於荀子門下,並非完全偶然。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學說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長,自成體系的地主階級思想家。所以說荀子的思想豐富,學識淵博。在宇宙論、人性論、道德觀、知識論、教育觀、文學、政治學、經濟學、邏輯學等各個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樹。
荀子一生“序列著數萬言”,後人編為《荀子》,其中除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內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最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中文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