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攻守之道(5)(第2/5 頁)
到了一邊去,開始認真琢磨明天的戰鬥了。
昨晚的軍議足足進行了一個半時辰,沈宸和梁宣二人爭執不下。梁宣認為對方的軍隊都沒有披甲,在裝備上劣於前營,應當出城列陣,以野戰擊潰敵軍。而沈宸堅決反對,他認為部隊中新兵過多,戰力不均衡,況且已經制定好的守城計劃是根據己方部隊戰鬥力水準而定的,敵方的戰鬥力水平變化並不對己方的戰力構成影響,因此已經定下的作戰計劃不宜輕動。
在李*看來,梁宣說的其實不無道理,在親身偵查過一番之後,李*認為己方的四個主力隊兵力在野戰中將敵軍全線擊潰的可能還是很大的。畢竟真正戰鬥兵力上的差距並不大,而己方的裝備情況又明顯zhan有優勢。
但是李*同時也很擔心敵人的遠端攻擊能力,雖說敵軍的騎射應該是很弱的,但是軍中的十幾名軍官應該與那些常年做副兵如今才升格為正兵計程車兵大不相同,這十幾個人若是在三十餘步的距離內能夠連續發箭的話,將會給部隊帶來較大傷亡。對於一個好箭手來說,敵人身上的披甲並不是個大問題,從細封敏達身上,李*已經領悟到這一點了。
沈宸認為部隊初戰,有堅固的城池不依託,卻要出城與騎馬的敵人進行步戰,這是十分愚蠢的戰法。他認為,我軍人少而敵人人多,此其一不利;我軍是步兵而敵人是騎兵,此其二不利;我軍多新兵而敵軍多老兵,此其三不利;有此三不利而貿然出城與敵野戰,是愚人所為。
然後他又說明了依城據守的好處,我方守城,敵方攻城,城頭狹隘,敵軍只能一個一個登城,因此儘管我軍兵力少於敵軍,卻能夠在城頭這個接戰之地形成相對的兵力優勢,敵軍雖然人多卻不能展開,我軍雖然人少卻可以集中兵力打擊弱勢之敵。
而敵人要攻城,則馬匹自然無用,騎兵立時變成了步兵,其機動力無從發揮,因此敵人的三條優勢當中,有兩條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而我軍甲冑武器精良,依託堅固城池等優勢卻能夠充分發揮。
沈宸的陳述條理清晰要點明確,不禁梁宣被說得啞口無言,就連坐在一旁冷眼旁觀的細封敏達也破天荒地開口贊同他的意見。
於是軍議一致透過了沈宸的守城方略。
當夜議定,魏遜和他新提拔的三位隊監便下了部隊,挨個檢視各部隊的伙食、裝備、武器保養等情況,同時這幾位監軍軍官向各隊計程車兵宣佈了戰場軍紀,不同於平時的軍紀處罰條例,戰場軍紀只有幾條,但頗為嚴厲。
未經命令擅自後退或者向後轉者斬,未經命令擅自高聲呼喝者斬,未經命令擅自丟棄武器者斬。
這幾條紀律極為簡單,但是絕對有效的。
過於複雜的戰場紀律會使目前人員有限的監軍部門難於執行,不允許士兵擅自退卻或者向後轉,就不會導致陣線的崩潰,不允許士兵高聲呼喝,就不會讓一個人的膽怯和恐懼情緒感染全軍,而不允許士兵拋棄武器則是為了防止士兵臨陣棄械投降或者放下武器去搶奪財物戰利品割取死人的首級。
兵力部署情況是:前營甲隊守衛城牆正面,丁隊在城門內集結以預防城門被敵軍攻破發動反衝鋒,乙隊作為預備隊在城下待命,丙隊四伍名老兵作為督戰隊在城頭上手持平脫刀巡邏,根據監軍軍官的命令隨時斬殺任何敢於違反戰場紀律計程車兵,細封敏達的斥候隊則配備弩箭部署在城關的兩側,準備予敵軍以遠距離殺傷。
當天晚上炊事組為士兵們做了一頓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飯菜,令全營官兵吃了一頓飽飯。
已經確認明日不參加戰鬥的丙隊六個伍今夜負責城樓的守衛和巡邏,李*親自帶隊。
隨著東方的天際露出了一線曙色,李*站起身來,自城樓上遠遠打量著駐紮在北面不遠處的敵營。
敵人的營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