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再戰蘆子關(6)(第4/4 頁)
的窩窩然後踩踏著爬上去。
這一段陡峭的山壁和一百多步以外那段舒緩的山坡之間,有著高達二十多米的垂直落差,在上面設伏容易,但是從這段山崖上衝下去進攻敵軍卻極困難,那和跳崖自殺也沒啥大的區別。拓跋家歷次南下從來沒有繞路的習慣,因此蘆子關這條路雖然走得不能再熟,對周圍那些沒啥戰略價值馬匹極難通行的山間小路卻基本上沒啥概念,要完全打探出附近的地形地貌,需要足夠的人手和時間,人數少時間上不寬裕,拓跋光遠便不再費這個力氣。
彰武軍敢於在己方敗退的時候出城野戰就已經很罕見了,在己方還保持著完整的建制情況下敢於出城設伏,這種事情在拓跋光遠二十餘年的人生中還從未出現過。
沈宸親自率領著有過野戰經驗的乙隊和丁隊一百名士兵此刻就潛伏在山崖頂上,他們已經在上面潛伏了將近六個時辰了,士兵們被嚴格的命令限制在自己的潛伏點上,不許做出任何幅度稍大的動作,說話交談更是嚴格禁止,連大小便都只能原地解決。
對於職業化的軍隊而言,一群驚起的飛鳥,幾隻被嚇得到處亂竄的山鼠,這些都是足以引發全軍戒備的現象。即使是在敵軍頭頂數十丈高的地方,沈宸也仍然小心謹慎地彷彿就蹲在敵人的身邊。
在崖頂的草叢樹窠中藏了這麼久,吃喝拉撒都在原地,每個人身上都臭烘烘難聞之極,這種潛伏或許沒有什麼大運動量,但仍然是極消耗體力的勾當,此刻太陽已經入山,黑暗中不時有士兵在潛伏中睡著,需要身邊的同伴不停地推醒才不至於真正進入夢鄉。
這一次來的敵軍明顯不是之前的那些菜鳥可比,大軍集結在關前沒有立寨,卻基本上聽不到私下的說話聲,而且在側後兩翼的山坡上不時有遊動的哨兵在活動,監視著四周圍的情況,不是千萬人的大部隊,五百人馬的騎兵哪怕警戒距離只有幾百步也足夠了。
伏兵需要潛伏到什麼時候再發動,究竟是否發動,都需要對戰場情況有準確的判斷,這是這支伏兵必須由沈宸親自來帶的主要原因。儘管目前的軍官會議每次都要做詳細記錄,幾個有文化的兵也在開始逐漸練習著做計劃方案了,但是距離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參謀部仍然還有很大距離,因此目前的指揮依然還依賴於指揮員的臨場發揮。
在這方面,沈宸無疑是前營所有軍官中的唯一選擇。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每個伍長除了自己身邊計程車兵之外基本上就再也看不見其他人了,天空像一口黑沉沉的大鍋倒扣在頭頂上,密實得一點縫隙都不露,平日裡明亮皎潔的月光都被攔在了重重雲幕的後面……
山下突然間傳來了一陣響動,似乎是原本坐著休息計程車兵們站了起來,隨著他們的動作,綴在皮甲上的鐵片發出一陣聲響,隨即似乎有一個人再喊話,離得太遠聽不清楚,但是無論是城頭的人還是埋伏在崖頂的人都很清楚,敵人要開始攻城了……
——————————————————————————————————————————
嗯,就頭痛寫打仗,唉……繼續拉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