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江南震動(第2/3 頁)
真正的核心關鍵點,在於確定全國統一零售價。
只要還有的賺,那私鹽怎麼都無法禁絕。
可如果官鹽的質量上去了,而且還規定下一個百姓們能夠接受的價格,這才是把私鹽趕盡殺絕的大殺器。
有便宜乾淨安全的官鹽可以買,誰還會去購買私鹽?
沒有了消費市場,私鹽自然是要消亡。
“解決鹽務最多是多弄些銀兩。想要解決大明根本性的矛盾,還是在於土地兼併。解決完鹽務的事,就該找那些大地主們談心了。”
李雲澤這邊,已經降低了對鹽務的重視程度。
可在鹽務上有著巨大利益的那群人,可不是這麼想的。
廢除鹽引制,鹽務全部轉入官營的聖旨傳出,立馬就激起了驚濤駭浪。
每年兩千萬兩銀子的收入,朝廷拿零頭,而拿大頭的那些現在急眼了。
來自各地的奏章,宛如雪花一般的飛向揚州城。
不是痛陳官鹽專營的弊端,就是吹捧鹽引的好處。
還有大肆彈劾黑鍋之王溫體仁的,彈劾的奏章上簡直就是把他說成了遠超秦檜楊國忠的奸臣奸相。
老實說,人家溫體仁雖然是個奸臣,可也沒到秦檜楊國忠的份上,這簡直就是氣急敗壞了嘛。
直接攻擊李雲澤的也有,說他違背祖宗之法,日後無顏面見列祖列宗云云。
別的奏章,李雲澤都給‘留中’‘淹了’。
而罵他的奏章,則是東廠番子們帶著聖旨回去,好好教育他們什麼叫做君王權威不得冒犯!
鹽商們花費了大筆的銀子,甚至就連內閣首輔的孫承宗都挨不過情面,寫了一份勸誡的奏章。
誰都有親朋好友,誰都有情面要講,哪怕是孫承宗也不例外。
對於孫承宗的奏章,李雲澤直接給他回了一封信。
大致的意思就是說‘你好生在遼東督促邊防,別多管閒事。’
官面上的動作之外,鹽商們撒出大筆銀子,開始在民間鼓動輿論風潮。
那些名仕士子們,開始到處遊說演說,痛斥官鹽專營是壞到流膿的壞事,還真讓他們鼓動起了不少民眾鬧事。
輿論風潮對李雲澤沒用,現代世界的網路上,什麼樣的叫罵都有,他早就聽皮了。
不過事還是要做,煽動大明百姓們鬧事,那是要負責任的。
李雲澤的回應非常簡單,首先是直接公佈了官鹽全國統一零售價。
每斤官鹽的價格,被定死在了十文錢上。
這個價格,甚至比私鹽還要便宜許多。
雖說這會導致收入銳減三分之二以上,可在穩定民心上猶如定海神針。
價格一出,絕大部分的百姓當即回家。剩下的那些名仕士子們,則是直面錦衣衛與東廠番子。
身上有功名的,直接扒了青衫,褫奪功名。
之後再投入打牢之中,嚴加審訊。
常年受到優待的名仕士子們,哪裡受過這種委屈?
當即就有江南士林之中名氣極大的張溥出頭,帶領一大群的文士學子們衝擊府衙,趕走了錦衣衛從牢中救走了被抓的名仕,甚至為了洩憤一把火燒掉了府衙。
此事一出,江南震動。
“朕問你話呢。”
揚州城鹽政衙門內,李雲澤輕聲相詢“錦衣衛為什麼會被一群學子趕走了?是人手不夠,還是出門沒帶繡春刀?”
跪伏於地的駱養性用力叩首“臣御下無方,臣有罪。”
“你是聽不懂我說的話嗎?”李雲澤微蹙眉頭“朕問你,為什麼錦衣衛會被一群學子趕走!”
“是。”
腦門貼在地上的駱養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