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4/4 頁)
影響,並且在民間有著良好口碑的人物,如一些開國帝王、功臣良將、社會賢達等類人物,一般都是屬於來自天界轉世應化的大神明,如佛、菩薩、羅漢、各種神將等等。這些大神明都來自於“天界”,他們來到人間做什麼呢?是“應劫”或者說是“度劫”的。佛教中,“劫”是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劫”的說法也是非常繁雜和眾多。常見的有“小劫、中劫、大劫”;“夜、晝、月、時、年”劫;“年、百年、千年”劫;“刀兵、疾疫、饑饉”劫:“劫”說法有很多種,這裡就不在詳述。總之,“劫”做為世界生成與毀滅的一個重要歷史程序,大神明自然是要參與的,不然也就失去了人們供奉和崇拜的理由。而這些大神明的參與,一般則不以平常人們所說的“善”或“惡”來評價,因為大神明參與的都是大事,如改朝換代,抵禦外敵等等,如一些開國帝王、功臣良將之類的人物,自然要參與或發動許多場戰爭、戰役,要有很多人被殺、被害,所以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善”與“惡”來評價,做為大神明是“應劫”,是命犯“紅塵殺劫”,做為被殺、被害的人,則是命犯劫數,在劫難逃。是其“前世”的“因果”所決定的。總之,無論什麼人,什麼事,以佛教宿命論的觀點和理念,總能找出相應的理由。
《西遊記》中的須菩提祖師為何方神聖(十四)
相對於一些歷史程序有重要影響的“前世”來自於“天界”人,絕大部分人則都來自於“地界”,或者說來自於“幽冥界”,這絕大部分的人一般都被稱之為芸芸眾生,這芸芸眾生來到幹什麼呢?概括而言就是“因果”二字,“因果”二字簡單而言,就是說由於“前世”的原因,結果今生就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但是這個“前世”是廣義的、具有上溯性的,不僅僅是在“幽冥界”的因素,也可能是在進入“幽冥界”之前在上一輪,甚至於上幾輪做人生或做其它生靈的緣故。按照佛教(也包括道教)的說法,“地界”的神明都是些明辨是非、公正無私、明察秋毫、工作效率很高的神明(不過在《西遊記》書中還是出現了“開後門”的地界神明酆都掌案判官崔珪,私下裡為唐太宗添了二十年陽壽,其上司也沒有明察秋毫地發現),如某一人的“前世”在上一輪,甚至於上幾輪做人生或做其它生靈時,行善事或作惡行,那麼在“今生”就會有程度相當的“善報”或“惡報”(也稱“報應”、“果報”、“顯報”)。而“地界”神明職司的就是把這些芸芸眾生在“前世”的上一輪,甚至於上幾輪做為人或其它生靈時的“善行”或“惡行”,以及其它一些需要受到“顯報”的靈魂,發配到人間“轉世”成為人,以受顯報。對於一些惡行特別嚴重的,則貶到牲畜類,動物類的生靈中輪迴,受役使、屠宰之報。同時再給這些來到世間的人一個領悟“四諦”,祛除“六賊”,接受考驗,“悟徹菩提”,“證得佛果”,“涅槃成神”的機會(當然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把握或者說是把握不了這個機會的)。除此之外,有一些人因“前世”“善行”卓著,而在地界為官(多為歷代一些忠臣良將、義士、善士、貞婦列女、傳說人物、地域性名人等等);還有一些人因“前世”“惡行”昭彰,被永世關押在十八層地獄裡承受惡報。
關於十八層地獄,《西遊記》一書中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