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 頁)
回到空無一人的寢室中,少年將挎包扔在了床上,興奮地喊道。
隨即又用極度*的目光盯著書,重重地親了一口,或者說在他眼裡,這就是他的小蜜…
但他卻忘了自己昨天又是如何對待這位‘小蜜’的。
似乎大多數人就喜歡做這樣的事,並樂此不疲地重複著:
平常恨不得厭惡的將其一腳踢開,待到有用之時,才會摟緊那位‘小蜜’,並用貧乏的獻媚之詞讚揚起來。
但究其動機,他們似乎從未考慮過,總之就是一種習慣,也改不了。
這是常態。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十九章
下午少年並沒有去上課,只是叫室友替自己請了個病假。
因為比起上課,他似乎更想去好好了解這本名叫《方圓論注》的奇書。
因為從小時候長到現在,在自己所接觸過的各類書刊和電視劇,以及大人的話中,從沒有人會這樣去闡述人和世界,但彷彿這兩天新奇的事都聚集在一起了:
先是蘇老師那貌似詭辯的說法,然後再是這本書,這些對於他來講,都是一種全新的理念。
但就是這樣一種十分新奇古怪的理念,仔細想來,這些東西都是有道理和極強的邏輯性的,為什麼卻沒有人為之而傳播或者去教導他人,這正是令他感到非常好奇的地方。
眼看上午用了兩節課的時間只翻譯了一小段話,少年覺得很是不過癮,於是又翻到了此書的序:
棄之所想,斯不善惡矣。
閉其所言,正誤乃盡。
竭撓所行,爭讓已。
故謀其所想、辯其所言、施其所行,
道者皆不可為。
這是段十分簡潔的文字,似乎寫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想用太多的話去評述這本書。
少年迫不及待地開啟了字典,先是把不認識的字查了出來,標註上了拼音,然後又一個字一個的去逐步理解意思,最後將意思以及個人的理解結合到整段話聯絡起來。
眼看這些步驟差不多忙完之後,少年拿起了筆,在紙上行雲流水的寫到:
'如果什麼都不去思考,那就應該不會有善惡了吧?'
'如果對任何看法都保持了沉默,就不會有正確和錯誤了吧?'
'如果能在所有事情上都阻止自己行為的話,就不會有爭端和謙讓了吧?'
'所以說,為達到自己的慾望而去策劃計謀,為了在交談中去逞口舌之快而引發爭端,為了一個目的而放縱自己,去任意採取行動,'
'這都是在探究這個世界的規律中,不可取的行為。'
寫完後,少年仔細看了看,儘管翻譯了出來,但是裡面的觀點自己並不能完全領悟,但要說自己什麼都沒有獲得那也是不可能的。
“誒,這段話真的好奇怪啊…”
“‘什麼都不去想,就不會產生邪惡的觀點’,這個我能理解,比如說起了歹念就是不對的。”
“但如果我沒有同情心的話,按照整句的翻譯,也應該解釋成‘沒有錯’才對呀!但一個人沒有同情心,卻是大大的不應該。”
“對於兩人的爭論,如果閉上嘴巴,自然皆大歡喜,但是如果別人確實說錯了,你卻不出口糾正的話,豈不是放縱別人的錯誤?”
“那碰見了需要安慰的弱者,如果也閉口不言的話,這也很殘忍啊!”
“如果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心而去損害他人的利益,自然是不該的,確實應該立即停止自己的行為。”
“但如果碰見了歹徒對別人行兇,自己不去阻止的話,這豈不是縱容犯罪?”
“如果碰見了弱者而不去給予他幫助的話,這也說不過去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