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3 頁)
有研究者分析,認為協和誤割好腎當然是一劫,也是梁啟超致命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他若切實按照伍連德提出的要求進行療養(南按:伍連德、梁啟超好友,留英、德等國學醫和研究,醫學博士。回國後創辦多所醫院並任院長,1935年,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提名),還是有可能多活一些歲月的。而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導致梁啟超患病和屢醫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後來夫人李蕙仙病故等刺激,又成為他發病的一個導因。再有就是梁氏的寫作欲過於旺盛,夜以繼日地寫作,不願過&ldo;享清福&rdo;的療養生活,&ldo;家人苦諫節勞&rdo;而不聽,沒有認真考慮勞累為病體帶來的惡劣後果,是他早逝的第三個重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原因。梁思成在追述父親得病逝世經過時說:&ldo;先君子曾謂&l;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座&r;。方在清華、燕京講學。未嘗辭勞,乃至病篤仍不忘著述,身驗斯言,悲哉!&rdo;
2006年8月10日,北京協和醫院舉辦了一次病案展覽,一大批珍貴的病案走出歷史塵封,其中包括梁啟超病例檔案。經專家對其觀察研究,與梁思成聽說的原因基本相同。至此,歷經八十年的梁啟超&ldo;錯割腰子&rdo;一案,總算塵埃落定。
[75]1927年5月5日,梁啟超給女兒梁思順的信。載《梁啟超年譜長編初稿》,丁文江、趙豐田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76]《梁啟超年譜長編初稿》,丁文江、趙豐田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南海先生,指康有為,康氏1927年3月31日在青島病逝。
[77]《梁啟超年譜長編初稿》,丁文江、趙豐田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老白鼻,梁啟超小兒綽號。墳上,指位於北京西山臥佛寺旁的梁啟超夫人李惠仙墓塋,李夫人於1925年薨,墓塋有梁啟超預留穴位,梁歿後與夫人合葬此地。
[79]清華國學研究院從1925年興辦到1929年停辦,只存在了四年,共錄取學生74人,除2人退學、4人病故外,實際完成學業68人。先後在研究院任教的教職員共17人。根據辦學規定:&ldo;學生研究一年完成論文一篇,經導師核可即準畢業,畢業證書由校長及全體導師簽名蓋章。第二年起準許成績優良者繼續研究一二年,每年畢業一次,照發畢業證書,但不授予學位。&rdo;(《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從這個規章制度看,即表現出鮮明的&ldo;重學問而輕學位&rdo;的態度,這是中國教育史上極為罕見的成功案例。短短四年中,清華研究院人才輩出,碩果纍纍。畢業的68人,後來大都成為海峽兩岸以至海外教授與研究中國學術的棟樑。1995年7月,清華大學特別舉辦了&ldo;紀念清華國學研究院七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rdo;,主題有三:一、紀念創辦研究院的六位學者──王、梁、陳、趙、李、吳;二、清華人文學術正規化的建立及其當代意義;三、國學研究院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成就與經驗。(《清華校友通訊》[j],第31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4月)2009年11月1日,清華大學再次成立國學研究院。據校方稱:&ldo;希望以此續寫其在該領域創造的輝煌歷史&rdo;云云。
第二章英雄輩出的時代
◎波滾浪湧的北大校園
李濟從清華大學轉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就職,離不開時勢造英雄的際遇,但更多的是他自身的學識與人格光輝所鑄就的必然結果。以李氏在天下儒林中所具有的身份、地位和聲望,倘若一生沒有入主中研院史語所,並位居前幾把最為顯赫的交椅,不僅是不可思議的,同時亦是中國乃至世界考古人類學這門科學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