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製作槍桿(第1/2 頁)
丁修將彎了的鋼筋放進屋裡之後,把槍頭取了下來,拿著一把柴刀和刻刀,以及槍頭走出了屋子,鎖上了門,去山中做槍桿。
山中空氣清新,鳥語花香。
丁修走在山間的路上,感到心情很是愉悅。
山中用來做紅纓槍槍桿的木材中,三種比較好。
首先白蠟杆,這種木頭做槍桿手感很圓潤,木頭較硬,但不易裂非常耐用,韌性很好、穿透力不俗。而且木頭打磨後通體玉白色看著很舒服。
接下來就是梨木,梨木的材質屬性跟白蠟杆非常相似木頭硬,而且韌性好,但美中不足手感欠佳,時間一長木頭變得有些滑,對於作戰不太有利,但穿透力不錯。
最後是鐵木,聽名字不難看出,這種木頭非常堅硬,而且筆直,最主要的是非常的經得起水泡,即使在水中泡個幾年拿出來依然沒有任何變化,但缺點是重量較重,對於力量是一個考驗,但這種木頭做槍桿穿透力是最好的,因為槍桿自身較重,在推杆時能夠大力度的穿透冑甲。
當然,除了三種木材之外,還有一種木材比較好,那便是生命力頑強,遍佈山野的酸棗木。
其木質有寧心,安神、斂汗的作用。
而且酸棗木古樸典雅,清新自然、做槍桿是非常好的。
丁修思來想去,決定用酸棗木做槍桿。
他行走在山間,內心感到安適愜意,不由想到了小時候。
自己家裡窮,就去摘酸棗賣錢。
當時的心思也很簡單,就是去小賣鋪買點好吃的,不虧待了自己這一張嘴。
酸棗這玩意一斤少則幾毛,多則幾塊,行情不等,若是手快的話,一天也能掙個幾十,上百塊。
它據說是往豬飼料中摻的,能讓豬吃了睡。
山棗,雖然帶刺,扎手、不好摘,但卻能帶給生活在山村中的人一份經濟收益,算是大自然對人的一種饋贈。
大山深沉而內斂,總是給人無私奉獻。
過了一會。
丁修走到了一棵高大粗壯的山棗樹旁,俯下身子,放下槍頭和刻刀,用柴刀砍樹。
《詩經·小雅》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這一句詩以“丁丁”的伐木聲和“嚶嚶”的鳥鳴聲,令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遠離塵世的仙境。
在這裡,時間彷彿停止,一切自在自為。只有這伐木之聲和悅耳的鳥鳴在空曠的幽谷裡迴盪。
一個孤獨的伐木者,一個出谷遷喬去尋找知音的鳥兒,這兩個意象在這仙境一般的氛圍中被不斷地進行視覺和聽覺上的重疊和加強:聲音使人聯想到形象,形象又賦於聲音特殊的內涵。從而最終幻化出一個遠離現實政治的、藉以寄託內心苦悶的超然之境。
這一境界是詩人內心的人生理想在潛意識中迂迴曲折的表露。同時也是厲王暴政下朝臣們心有餘悸、不敢談論政治而另尋寄託的普遍心態。
丁修不居朝堂,沒有力爭上游,直上青雲之心,對於權力的患得患失,失意與否,更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抱負,內心只有閒居山野,與天地自然為伴的和樂寧靜。
他很享受這種不為世俗瑣事所累,情感所困,忙中閒,鬧中靜、濁中清的生活。
丁修覺得人相比於動物而言,要說高階的話,就是在索取的同時,多了創造。
過了一會。
丁修用柴刀砍斷了酸棗樹,開始用柴刀清除枝條,做槍桿。
他的身高為一米七,準備做一個兩米多的槍桿,這樣既拿著比較順手,又不會因為太長而負累。
丁修清除完枝條之後,用柴刀削槍桿,準備槍桿與槍頭的連線處做成榫卯結構,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