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郵傳部風雲
我們都知道,三省六部制是中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中央官制系統。它始建於隋文帝時期,在唐代得到完善與進一步的發展,從宋朝以後,三省制有所廢棄,但掌管天下具體事務的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制度卻延續到清朝末年,前後一直存在了1200多年。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在列強的環逼之下,已經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新思想、新制度的衝擊,已經逼得這個老大帝國必須要做出改革以求得基本的生存能力了,這也正是李鴻章在《複議製造輪船未裁撤折》中所提到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八國聯軍侵華後,清政府在國內外的壓力下,宣佈準備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進行官制的改革以適應新的形勢要求。於是清廷首先把掌管外交的總理衙門改組成為外務部,隨後又新成立了管理商業的商部、管理國內安全的巡警部。1906年,清朝政府正式對六部制度進行徹底的改組,在把巡警部改為民政部、戶部改為度支部、兵部改為陸軍部、刑部改為法部、工部和商部合併為農工商部之餘,又設立了一個全新的“中央部委”,管理天下路、船、郵、電四政,稱為郵傳部。
郵傳部的政治職能,大致相當於我國建國初期交通部和郵電部的合體(郵電部98年改名資訊產業部,08年改稱工業和資訊化部,其政府職能亦隨之有所變化),它的前身,就是我們屢次提到的,由盛宣懷主持開辦的電報總局。
清朝末年,經過了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之亂,清朝政府揹負著沉重的軍費和戰爭賠款,對地方財政的控制空前弱化,雖然一再加稅加捐,也開始課收厘金,但中央還是經常陷入財政窘迫、無錢可用的尷尬局面。
中國的海關當時由英國人赫德為總稅務司,經營情況相對較好,年收入1200萬兩,是清朝政府的第三大稅源,也是各種洋務運動的主要資金來源。電報總局剛開始建設的時候,就是借用了海關的經費來經辦的。但是津滬線建成四個月,在一群腐敗官僚的管理下不但沒有盈利,反而虧損甚大。身兼官、商兩職的盛宣懷,自然想到了引入較為靈活、先進的商業資本來扭虧為盈。這個在前面說及盛宣懷時已經提到,不再細述,下面主要談一談中國的電報事業是怎麼由“官督商辦”又變回“官督官辦”的。
不得不說,“官督商辦”這一招在中國電報事業的前期發展中,是起了不可磨滅甚至是決定性的促進作用的。不但解決了資金匱乏的根本問題,而且商人們靈活先進的管理、經營,也不是官僚機構所能比擬的。從光緒八年(1882)三月初一日起,短短兩年間,8萬兩的初始資本膨脹了10倍,到了光緒二十五年(1899),資本總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20萬元。
經營情況好了,股票自然水漲船高。剛開始每股100元面值的原始股最高時漲到160元,每股一般可派發紅利20餘元,最高時每股紅利居然漲到35元以上,投資商們自然個個賺得喜笑顏開了。
當時電報局實行的是“學堂與電局相表裡”之制度,進入電報學堂就學的學生,自動就擔任電報局的電報生。他們的薪水分為4等12級,要想薪水提一個檔次,就要透過考試進入更高一級。考試共分10項業務,每項業務20學分,最終的薪水是根據考試所獲得的學分來確定的。這就好比當年的大學生畢業包分配,而且電報局的薪水又頗為豐厚,自然吸引了不少人趨之若鶩。社會上也把電報與銀行、鐵路、海關等其他3門職業一同稱為“金飯碗”。
股東們和職員們雖然高興了,老百姓和當官的卻都鬱悶了。
先從百姓這邊說起吧,中國電報局在晚清時期的派頭很大,早期各地電報局皆為官辦官用,門前都豎有“虎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