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子裡面出政權&rdo;的犧牲品。不過汪精衛對國民黨建立和發展的&ldo;功勳&rdo;是無法抹煞的。現
在臺灣的國民黨,在召開重要會議以前必先朗讀孫中山總理的遺言。然而這個遺言其實卻
是汪精衛所寫,孫中山不過簽個字而已。這也表現出汪精衛對國民黨的影響仍然&ldo;陰魂不
散&rdo;。
汪精衛一生以生命為賭注進行了兩次拼搏,一次是刺殺攝政王,另一次是發起和平運動,
前一次賭博巨大成功,得到世人的喝采,後一次賭博卻完全失敗,遭到世人的唾罵。不過
&ldo;人算不如天算&rdo;,在很多重大事件中,運氣或天命起著重要的作用。汪精衛行刺攝政王
時抱著必死的決心,根本沒有想到生還。清政府對行刺滿人王公的刺客一直都沒有不處死
的先例,只是到了汪精衛時才破例免死。如果當時清政府成全汪精衛必死的決心處死汪精
衛,中國就會少一個大漢奸而多一個大英雄,現在我們的中小學生們將代代朗讀汪烈士&ldo;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rdo;的豪言壯語。
如果汪精衛在1935年遇刺時被打死,也會成為中國可歌可泣的光榮老革命家,而汪精
衛卻只傷不死。如果1939年重慶特務不是錯殺曾仲鳴而是打死汪精衛,人們也只是嘆
惜汪精衛一時糊塗,不會使汪精衛背上史上最大級漢奸的惡名。但命運之神好象是在故意
捉弄人,汪精衛最後對自己的人生也是不滿意的,在他60歲還歷時曾經寫下一首《朝中
措》的述懷詞:城樓百尺倚空蒼,雁背正低翔;滿地蕭蕭落葉,黃花留住斜陽。欄杆拍遍
,心頭塊壘,眼底風光;為問青山綠水,能禁幾度興亡。汪精衛在詞前還寫了這樣一段話
:&ldo;重九日登北極閣,讀元遺山詞,至&l;故國江山如畫,醉來忘卻興亡&r;,悲不絕於心,
亦作一首。&rdo;元好問這樣的亡國詩人之作引起汪精衛的共鳴,可見汪精衛的內心亦是鬱鬱
頹喪。
不少人把汪精衛投靠日本人解釋為與蔣介石爭權,但從汪精衛的歷史來看,汪精衛並不是
特別醉心於權力的人。1912年辛亥革命勝利時,以汪精衛當時在黨內的地位和社會影
響,他至少可以當一個部長以上的官員,胡漢民就作了廣東都督。當時汪精衛才30歲,
這樣的高官對於一個30歲的青年應該是很有吸引力的。而汪精衛卻提出&ldo;不做官、不做
議員、不嫖、不賭、不納妾、不吸鴉片&rdo;的&ldo;六不主義&rdo;,放棄作官到法國留學。辛亥革
命後象汪精衛這樣具有功勞威望之人卻沒有作官的,只有汪精衛一人。後來汪精衛任廣州
國民政府主席時,在完全可以不辭職的情況下主動自責辭職,也反映出汪精衛對權力看得
不是很重。所以簡單地把汪精衛離開重慶搞和平運動看成是爭權奪利,其實是把歷史人物
臉譜化了。
汪精衛個人的悲劇,其實也是近代中國的悲劇。試想如果當時中國是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
,又怎麼會遭到外國的侵略?又怎麼會有漢奸?一個國家歷史上的漢奸越多,就說明這個
國家越弱。對於一個遭到強敵侵略的弱國,總要有人挑起&ldo;漢奸的擔子&rdo;,古今中外的歷
史都是如此。因此我們不應該公式化地把&ldo;漢奸&rdo;理解為一群整天想著賣國求榮的民族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