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2/3 頁)
能拿出什麼實際行動來?老兩口這輩子養了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成長、念書、上大學,吸血蟲一樣吸得父母口袋癟癟、骨瘦腰細。尤其是兒子結婚時買的那套當婚房的小房子,徹底吸乾了父母一輩子的血汗錢。直到女兒也大學畢業,雖然工作不穩定,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依靠父母,老兩口才開始休養生息,鬆了一口氣。松這口氣這才幾年?一家人吃喝拉撒,靠退休金能攢出什麼家底?當時為了跟兒子住得近些,好幫兒子兒媳帶孩子,又賣掉了老房子換了個新房子,一番折騰,還背了貸款。後來在兒子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把貸款還清了,這才幾天?
老兩口把銀行存摺什麼的全拿出來,翻了個底朝天,總共也就湊出兩萬塊錢,這是老兩口這輩子活到現在出全部積蓄了。原本是用來養老、防不測的。就這樣七拼八湊,一家三口湊出四萬塊,距張巧燕提出的三十萬還差得遠了去了。沒別的選擇,在趙洪波的建議下、在鄭緒芳的點頭下、在趙雯麗的憤怒中,老兩口聯絡了銀行,將棲身的這套帶閣樓的老房子辦了抵押,拿出了二十萬現金。
重新背上貸款,趙雯麗更加憤怒。她在家裡破口大罵趙斯文,罵他是流氓、渾蛋兼禽獸,害得全家人不得安生,害得父母二老一把歲數了還要當房奴。
為了不讓紫月和張巧燕太難過,趙洪波和鄭緒芳送錢時撒了個謊。
&ldo;錢是斯文找朋友湊的,從北京轉過來託我們交到你手上。他說等在北京站穩腳跟,就回來看橙橙。&rdo;
這句話是鄭緒芳說的。說得不那麼流利。
她說這話時,趙洪波始終垂著頭,抬不起頭來的樣子。
待趙家夫婦離去,張巧燕指著銀行卡道:&ldo;看,不逼就沒錢。一逼,這不就有了嗎?趙斯文,算他的良心還沒有被狗吃淨。&rdo;
過了一會兒,張巧燕又道:&ldo;到北京都好幾個月了,還沒站穩腳跟?事實驗證了我的判斷,以前人模狗樣的,都是憑藉你爸爸,離開了程家公司,白痴一個。當初把你嫁給他,是我瞎了眼!&rdo;
紫月黯然。不管這個人壞到何種程度,有一個事實是不可抹殺的,那就是‐‐他是孩子的爹。母親說這番話是圖嘴巴痛快,卻讓紫月的傷口撕裂般地又痛了一次。為什麼人家的男人都好好的,是窮是富都好好地跟老婆過日子,而自己的男人卻這樣無情無義?這種沒良心的男人太少見了,偏偏攤到了她的頭上,也算命中註定。
7
生活的巨變讓紫月和母親一樣有著強烈的落差感。可她所受的教育以及面臨的責任,不允許她像母親那樣無所顧忌地哭嚎、發洩出來,抓住一個仇恨的目標隨心所欲地詛咒、叫罵。張巧燕時不時就陷入瀕臨崩潰的境地。紫月必須做到不讓母親承受重壓。
把孩子送到康復中心後,紫月決定趕緊找兼職。租房要花錢,吃飯要花錢,橙橙去康復中心雖然已經交上了三年的費用,但誰知道前面還有什麼想不到的消費會突然冒出來?而且,她還要還女友的債。可兼職是那麼容易找的嗎?現在的她還合適於什麼?當初大學裡唸的是建築設計,讀那個專業並非出於個人興趣。那時候小,前途都是父母給設計的,是父親給她選的專業,她高考完了,稀里糊塗進了大學。大學期間突然對文學著了迷,閒暇時候開始寫詩、寫小說,四年下來竟然埋頭寫了十來萬字的稿子。稿子沒怎麼發表過,作家夢也沒成真,但畢業時她已有了自己的主意,不再聽從父母的安排,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雜誌社來貢獻青春和未來。父母倒也開通,沒再指手畫腳、一廂情願地替女兒規劃前程。這些年在雜誌社,天天和文字打交道,她簡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與圈外人談詩、談文學,人家看你的眼神就像在看神經病。想走出去找份掙錢多的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