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清史稿?列傳》每篇後都有一段簡評(所謂&ldo;贊&rdo;),道學氣比較重,說到這件&ldo;非禮&rdo;的事,卻非常開明,詞曰:&ldo;林翼非官文之虛己推誠,亦無以成大功,世故兩賢之&rdo;。
擺譜擺成小弟
鹹豐八年,大興人俞奎垣出任湖北學政,此人少年科第,中進士,點翰林,作御史,充學政,十餘年來,乾的都是高雅清貴的活,不免自命清高,不大瞧得起人。在鄂任滿,將返京述職,巡撫胡林翼備下一桌酒席為他餞行,並鄭重其事,請鮑超過來陪客。
鮑超是當時湘軍第一名將,官拜提督,約當今日之省軍區司令員。胡與鮑,是湖北官階最高的兩位文武長官,一起陪前任教育廳長吃飯,這頓飯,檔次是相當的高,排場是相當的大,俞大人的面子,那是相當的大。賓主盡歡,不醉無歸,似是題中應有之義。
誰成想,俞奎垣在文教界待久了,已養成根深蒂固的成見,跟沒文化的人在一塊,話都不願多說一句。於是,他在酒桌上只跟胡巡撫談文化、談教育、談翰林掌故,壓根兒就不跟鮑提督囉嗦。鮑超大老粗一個,固然談不了高雅話題,你跟他說幾句天氣如何、戰況怎樣的套話,不也就打發了?非要故意冷落他,不拿正眼瞧他,這不是逼他發飆麼?果不其然,草草吃罷,鮑超回到軍營,召集左右,破口大罵:區區一個學政,也不把老子當回事兒,武官算個錘子啊!咱們拼死拼活,到底為那個打仗,到底有甚麼功勞?罷了罷了,大傢伙散了吧!眾將士一聽,這還了得,一個酸文人將大帥氣成這樣,怎麼著也得找他算帳去。
林翼何等機警?在酒桌上就覺得不對頭,送完貴客,立馬就往霆營去,恰在節骨眼上拍馬趕到。入帳找到鮑超,林翼說:春霆(鮑超字)吾弟切莫生氣,小俞不懂事,大哥我一定給你討回公道。明天我再擺一桌,專門請你,令小俞作陪客,當面我再教訓他,包管你消氣。
次日,三人再聚首。一開席,林翼面色凜然,全無昨日作東道的和顏悅色,徑以翰林大前輩(胡入翰林院比俞早十科)身份,直斥俞奎垣沒禮貌、沒修養,俞奎垣不敢辯白,惟有低頭受教。一邊吃,一邊罵,折騰了大半個時辰,將要散席,林翼話題一轉,說道:所謂不打不成交,今日有此一遭,也算咱三人的緣份,既如此,咱們乾脆換貼拜個兄弟,不知二位意下如何?俞奎垣當然不樂意,猶豫躊躇,不置可否。林翼眼睛一瞪,也不管他,立命手下拿來紙筆,寫下三人的姓名籍貫,當筵互換,拜了兄弟。論年紀:胡為長,鮑次之,俞最小;林翼乃笑謂鮑超:從今後,襲芸(俞奎垣字)就是咱倆的小弟,再有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春霆你只管教訓就是,別擔心抹不下臉面哦。
一向文雅清高的俞奎垣就這麼稀里糊塗給大字認不得一籮筐的鮑超做了小弟,心中的憋屈鬱悶實在無法排遣。返京途中,他神情恍惚,言動舉止漸漸失常,到得涿州竟投井而死,享年三十八歲。
左宗棠的&ldo;偉人體&rdo;
左宗棠參加三次會試,每次排名都在孫山以外,終生引以為憾。但是,道光十八年,他和湘潭舉人歐陽兆熊結伴同行、赴京趕考途中,卻發生了兩件趣事。
舟過洞庭,二人下船參拜湖神廟,上香行禮畢,看著浩浩湯湯的八百里洞庭,左宗棠文思大作,提筆寫了一副對聯:
&ldo;迢遙旅路三千,我原過客。管領重湖八百,君亦書生&rdo;;
這副對聯氣魄很大,文藝理論專家通常將之歸類到&ldo;偉人體&rdo;。當然,倘若作者日後沒有建立相應的事功,那就當作&ldo;偽體&rdo;,禁止進入文學史;或者,作者當時並沒寫下這麼一些詩文,功成名就以後,再行補作(請槍手亦可),也能胡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