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2/2 頁)
左宗棠道:“發逆裹挾五萬之眾,岷樵兄獨木難支,此須從長計議。”
向榮潰退回營,和春、張國樑忙來安撫。
向榮道:“屢戰多失,已是常事,可惜又折我千餘弟兄。發逆圍城,兩月有餘,久攻不克,必另尋出路。張巡撫聽信書生,言賊北犯;徐欽差滯留湘潭,道匪南竄。”
張國樑道:“洪楊搭浮橋月餘,遲不全渡,莫非示之以形?”
和春道:“先前,發逆自金田竄逃潯江,又自潯江竄至金田,復又自象州竄逃金田,行無定規,飄忽不定。”
向榮苦思不決,長吁一氣,道:“多派細作,探賊動向。”
水陸洲大勝,石達開英姿颯爽,欲傾西岸之兵,滅向榮於嶽麓山。
楊秀清道:“圍城八十日,屢攻不克,不必再攻;向妖老兒,廝技太鈍,不屑再顧。吾意,聲南擊北,劍指武昌。”
1852年12月1日,夜黑風急雨驟,楊秀清派多股小隊南擊造勢,自率主力從浮橋過江,繞開向榮大營,西進寧鄉。
向榮被表象誤,以為洪、楊南竄,率主力馳赴湘潭,未見太平軍一卒,待再返長沙,太平軍已抵益陽城下。
長沙圍解,布政使潘鐸報喜,又道:長沙城歡呼震天,向軍門匆匆北顧。
張亮基嘆:“賊已陷絕境,依岷樵、季高意,屯兵龍回潭,或一舉而殲!而今,賊突圍北竄,吾等再無機矣!吾罪孽深重,上負聖恩,下愧黎民,何喜之有?向欣然自知其過,將功贖罪去了。”
是日,咸豐帝再下諭旨:欽差大臣徐廣縉、湖北巡撫常大淳、湖北提督博勒恭武及荊州將軍臺湧、右翼副都統官文,於毗連各要隘嚴密設防,斷不可稍有疏虞,致賊乘間而入。徐廣縉須抵楚檢視情形,萬不可再令蔓延。入長沙賊匪被我兵攻剿,意圖北竄,務須先期探明,密派將弁帶兵繞出賊前,迎頭截擊。其水陸船隻,亦須飭令收淨,毋令賊匪乘機搶去,以致順流北上,更難措手。荊嶽皆楚北緊要門戶,斷不可稍有疏虞。
徐廣縉接旨,再不遷延,火速北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