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5 頁)
上採訪車的牌牌!何文惠和喬斌在悍馬後座落座,車子隨即開動。
古城縣下鄉的路很糟糕,即便是二十年後,鄉鄉通公路在古城縣也沒有實現,更不要說這個時代。原本縣局要派jing車開道,被東方怡拒絕,只有兩位女jing和一名司機駕駛著jing車,跟上悍馬。
也許東方怡未必很瞭解古城縣實際情況,也未必能為古城縣找到一條發展的道路,最起碼到目前為止,小鄧主任很欣賞東方縣長的做派。
很多來自部委機關的幹部,喜歡擺譜,不管做什麼都要大張旗鼓,似乎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一樣。東方怡不一樣,很低調,很務實,不管怎麼樣,眼下所做的很親民。
車子一路西行,出縣城不到二十公里,就沒有了板油路,幸好山區不缺沙石,諸多道路都由沙石鋪就。悍馬強大的越野能力,一路上彰顯無遺,甚至有幾次爬坡,都是悍馬拖拽!
鄧華的車子駐足第一個鄉,是李家坳,這裡距離縣城足有四十公里。鄉zhengfu大院是由竹子圍起來,沒有圍牆,房子是過去地主家的祠堂,遠遠看上去,也有一點古風古韻。
高高的門樓青石板雕成,歷經風雨,青灰se的石板上面寫滿了滄桑。這裡小鄧主任曾經來過,聽說牌樓還是清初留下的,是表彰某位寡婦的。
車子停在鄉zhengfu門前,裡面登時湧出一群人,鄧公子的悍馬,在古城縣的名氣太響了。下面很多鄉村幹部都知道,只要悍馬出現的地方,多半有縣裡領導下來調研。
洪衝鄉鄉黨委書記趙梓銘和鄉長魏飛,恭恭敬敬站在車旁,恭請東方縣長下車。不知道鄉zhengfu的老房子有多久的歷史,走在裡面,居然有一點發黴的味道。
這種味道和衛生與否無關,那是數百年滄桑在石板內部留下的痕跡,就像是蒼老的婦人。東方怡皺皺眉,卻沒有說話,輕輕頷首,和站立在走廊裡的工作人員一一打招呼。
yin暗的走廊裡面,點著十幾瓦小燈,一直來到會議室,才豁然開朗。鄧華在後面,聽見東方怡長舒一口氣,似乎剛剛那段路給了她深深的壓抑。
鄉里面工作人員並不多,趙梓銘輕聲彙報:“備耕生產任務重時間緊,絕大多數幹部都下鄉去了,我和魏鄉長也是剛剛從下面回來。”
“同志們儘管去忙,”東方怡淡淡地說,鄉里面沒有大張旗鼓迎接,女人很滿意,“這次下來,主要是看看民俗工藝品生產情況,派一個幹部帶路就好。”
魏飛飛快地掃一眼鄧公子,後者輕輕點點頭,魏鄉長心裡有數:“我和趙書記陪縣長一起去看看,其他人就不用去了,您看這樣安排可好?”
別看鄉里窮,茶葉卻是最好的,古城縣本就是有名的茶鄉,山裡的空氣清新潔淨,山上的茶葉似乎凝聚天地靈秀,淡雅馨香。只是這裡的茶葉始終沒有形成產業化,更不要說品牌效益。
東方怡品著清香的茶水:“小鄧主任沒說錯,這茶的確可以cao作一番,確實具備地方特產的實力。”
趙梓銘大喜過望:“縣長慧眼如炬,山裡的茶古代曾經敬獻過皇上,只是茶樹沒有形成規模,茶葉產量太低。從前這茶葉,只能供給皇宮貴族,鄉野村民誰敢喝這個,那可是滅九族的大罪!”
“哦?”東方怡欣賞地斜睨一眼鄧華,小鄧主任上午曾經就茶葉產業化,足足講了半小時,“很好,有這樣的文化底蘊,李家坳一定要開發建設茶場,不要貪圖眼前利益,眼光放遠一點,爭取在新世紀到來之前,洪衝鄉的茶產業形成規模,營銷一定要走在前面!”
洪衝鄉的兩位當家人緊張記錄縣長的指示,心中充滿了憧憬和期盼。在此之前,古城縣的歷任領導,也不是沒有人想到過茶產業,最終卻都不了了之,其中固然有資金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