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3 頁)
日本在建立近代軍隊和軍事教育體系的過程中,繼承了封建武士道的精神傳統,向軍隊灌輸絕對尊崇天皇的思想。1878年,先由陸軍中將兼陸軍部長山縣有朋發布《軍人訓誡》,把效忠天皇作為軍人的天職,竭力向士兵灌輸&ot;忠義&ot;、&ot;勇敢&ot;、&ot;服從&ot;的武士道精神。1882年,又以天皇的名義進一步發布《軍人敕諭》,明確規定軍人應盡忠節、正禮儀、尚武勇、重信義和崇儉樸,必須&ot;忠君愛國&ot;,把天皇作為&ot;神&ot;來崇拜。所謂&ot;武士道&ot;,本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規範,忠君愛國是其根本,它強調殺代為榮,宣揚自我犧牲精神,甘為主子賣命。武士為了殉主之死,或者為了挽回因打敗仗而招致的恥辱,必須勇於剖腹自殺,以表示對其主子的絕對忠誠。至近代,日本統治集團接過這一精神傳統,並百般加以美化,冒充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強加給廣大士兵和人民,致使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的反動性和野蠻性愈益突出,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在日本海軍兵學校,武士道精神得到徹底貫徹,被稱為&ot;江田島精神&ot;。每到重大節日,學校都要組織學生舉行升軍旗儀式。向天皇的照片行叩拜之禮,每個星期都要朗讀、背誦一遍天皇的《軍人敕諭》;為了磨練學生&ot;意志&ot;和適應任何環境的能力,除了正常的軍事課程之外,學校經常舉行殘酷的訓練,各種劍術、柔道、相撲更是不可或缺。學校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天皇拿槍的奴隸。一名英國人在談到他對日本海軍兵學校的印象時寫道:&ot;在日本的青年中選擇那些出類拔革者,在這裡接受世界上嚴酷無比的艱苦訓練,他們的身心在經過只有十分頑強的人才能經受住的鍛鍊後,被培養成具備古代武士道德的現代海軍軍官。因此,從海軍兵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既有一副能經受一切艱難困苦的身體,也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天皇和祖國,他們可以不惜一死。&ot;至日俄戰爭時,為消滅旅順的俄國軍艦,因沉船堵口1而身死被捧為&ot;軍神&ot;的廣瀨武夫,正是這種野蠻的武士道精神培育出來的軍國主義怪物。
‐‐‐‐‐‐‐‐
1日俄戰爭時,日軍為將俄國軍艦封鎖在旅順港內,用沉船封鎖其進出港口的航路。‐‐作者
高野五十六所嚮往的海軍兵學校正是這樣一所訓練戰爭販子的學校。他入校的成績,在同年入校的300多名新生中名列第二。據其檔案記載,各科成績分別為:代數79分,幾何97分,算術100分,三角95分,漢語70分,作文90分,英譯日78分,日譯英71分,語法62分,總計749分。
五十六在海軍兵學校學習的3年,正是日俄矛盾日益尖銳激化的時期。1900年俄國借出兵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之機,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其中包括幾年前日本被迫退出的遼東半島。這自然不能為視中國東北為其禁臠的日本所容忍。日本全國上下一致要求驅逐沙俄,單獨霸佔中國東北,於是日本政府馬上開始了對俄作戰準備,日俄之戰已勢不可免。
籠罩在日本國土上的日俄戰爭風雲,激勵著年輕的高野五十六為天皇建功立勛而發奮用功。在五十六同年級學生中,可謂&ot;人才濟濟&ot;,後來就有4人升任大將(包括五十六)、3人升任中將。在這樣一個群體中,五十六仍以其刻苦、嚴肅獲得了聲譽,被人稱為&ot;頑強的五十六&ot;。至三年級時,他是第9分隊的隊長,在學校進行的黃海海戰和攻佔旅順的各次模擬訓練中,均獲得優異成績。在社交方面,由於五十六寡言少語、同情敏感,擁有長岡武士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