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走鹽(第2/3 頁)
在外闖了禍,別說你六哥要罰你,等回來老子非得把你小子腦袋擰下來當尿壺!”王榮瞪著眼珠子提醒。
“舅舅,這不至於,再說了您要表弟的腦袋幹嘛?這麼大一個玩意放床邊晚上您就不覺得瘮得慌?”
“哈哈哈!”
眾人頓時鬨堂大笑,連王榮也笑的連連搖頭。
飯桌上主要是聊事,聊完正事大家吃飯。
因為明天要啟程,大家沒喝什麼酒,準備好的那壺酒也就喝了兩口意思意思,等用飯後,各自起身回去,約好明日清晨出發。
好好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朱慎錐醒來後和王榮父子一起用了早餐,隨後帶上行囊就去了村口。
到村口,人已經到齊了,除去朱慎錐、王晉武和昨天見過的王初二、王貴、王銀生外,還有十六個年輕人。
這十六個年輕人中一個姓夏,還有一個姓趙,其餘的全是王家子弟。
姓夏的後生是夏冬的二叔家的,也就是他的堂弟。姓趙的後生是鐵匠趙大家的侄子,他們也都是王家村的人。
大夥都已做好了準備,見朱慎錐來了連忙上前行禮。
朱慎錐擺了擺手,先看了看他們的準備情況,一圈轉下來後頗為滿意,畢竟這種活他們不是第一次幹了,兩年下來已成了行家老手,一切都妥妥的。
“舅舅,家裡這邊還拜託您多盯著點。”
“家裡儘管放心,你們此去一路小心。”王榮正色點頭。
衝王榮拱了拱手,朱慎錐轉過身去,對大夥道了一句:“出發!”
眾人應了一聲,接著趕著驢騾,挑著擔子,默不作聲地沿著村口的小道漸漸遠去。
走私鹽,是很冒風險的,朱慎錐他們這一次的目的地是東邊的趙村。
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也是有講究的。
趙村位於山西東部,過了趙村再往東就是玉峽關,等過了玉峽關翻過太行山就是林縣,而林縣那邊就屬於北直隸的地界了。
山西走私鹽的人可不少,主要的還是那些大商家。
自老朱在山西實施開中法以來,晉商借著鹽引私下販鹽早就成了常例,而且由於這些晉商的壟斷,許多商路早就瓜分完了。
像朱慎錐和王家村這些小私鹽販子,要想在山西和這些晉商爭奪市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人家家大業大,半官半私,背後還有著千戶所、指揮使甚至邊軍的參將、副將、總兵這些大人物為後臺,虎口奪食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正是因為如此,為了安全起見,朱慎錐這兩年可沒少花心思,好不容易選出了兩條私鹽商路,其中一條就是他們這一次走從王家村到趙村的路。
這條私鹽商路不太好走,而且趙村那邊和王家村一樣只是小小的百戶軍屯村落,需求有限,遠不如其他商路。但這只是相對而言,對於那些晉商來說得不償失,可對於朱慎錐卻又不同。
朱慎錐他們每次走鹽也不過四五十石而已,這個數額對於普通人來算得上不少,可對於每次以幾百甚至上千石的晉商大戶來說根本就是小兒科。
哪怕量少也是有利可圖的,私鹽的利潤可是極大。
大明朝鹽最便宜的是景泰年間,每斤鹽僅1.79文,嘉靖年間鹽價在4—5文左右,高時達到10文。
萬曆年間,鹽價常有波動,而且按照南北不同鹽價也不相等,從萬曆初年到如今,各地鹽價都是上漲趨勢,以北直隸為例,如今的鹽價在每斤43文上下。
朱慎錐他們的鹽從解州弄來的成本僅2文一斤,也就是說把鹽運到趙村販出去,其中足有二十多倍的利潤。哪怕這個利潤趙村那邊要分去三成,留給朱慎錐他們也有十幾倍。
這麼跑一趟,獲利大約在200多兩銀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