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戰前準備(第1/5 頁)
跟皇帝討論兩個時辰之後,趙明誠夫婦對於文字簡化工作,終於有了初步認識。
接下來就是實操了。
夫婦二人學識深厚,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並不算難。
從皇宮出來,李清照頗很是有些埋怨:“本來是給狗皇帝交差,結果又領了一大堆活兒。”
趙明誠安慰道:“陛下也是為了天下人的方便。咱們辛苦歸辛苦,做的事情不是很有意義嗎?”
“明誠,你覺得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這兩個大工程?”
“至少也得三百人吧!”
“不行,三百人太少了,得跟狗皇帝要夠兩千人的員額!”
“老婆,哪用得了那麼許多?”
“哼,幹活的人多了,咱們倆的事情不就少了?多出來的時間用來摸魚休息,豈不美哉?”
“……老婆,您說得好有道理。”
……
秋天結束,百姓的農忙時節也告一段落。
去年這個時候,有很多地方鬧了水災,影響了農業的收成。
老百姓從土裡刨食,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飯。
老天爺不給力,農業就得減產,很多人一年的努力就要泡湯。
這就叫做小農經濟的脆弱性。
不過今年的情況明顯要比去年好,雖然說不上是大豐收,但總產量還是上浮了兩成左右。
農民伯伯關心田裡的收成,讀書人則在關心即將到來的首次科舉考試。
第一批刊印完成的科舉教材,陸續下發到了市面上。
各地士子奔走相告,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將教材搞到手。
大梁帝國繼承了北宋那強悍的印刷能力,而且歸功於多年漫畫產業的發展,印刷業的產能非常充足。
所以在教材的供應,並不算什麼難題,很容易就能搞到手。
當然,弄到教材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將教材中的內容學會,以便於在考場上使用。
中央為了獎勵印刷部門的辛勤勞作,給每一本教材定價20文錢。
也就是兩頓飯的錢。
可以說是很良心了。
教材拿到之後,翻開來一看,士子們傻眼了。
內容……真的好多!
不僅多,而且還巨難!
天文地理,花鳥魚蟲,刀槍劍戟,商賈農田,無所不包。
整整五本厚重的大書!
而且後面還要再出五本同等體量的書!
留給士子們的,只有一年多一點的複習時間了。
時間緊,任務重。
朝廷出的這一招,不可謂不狠。
而這些教材的始作俑者,正是婉約派著名文學家,李清照。
以往喜歡李清照詩詞的迷弟們,瞬間脫粉。
他們紛紛寫出諷刺的詩句,惡意解讀李清照以往的作品,以表達內心的憤怒。
李清照心裡非常的委屈。
本官只是奉旨辦差,你們有本事罵皇帝去,抹黑文學家的詩作,算什麼好漢!
罵完之後,一心求學……一心做官計程車子們,方才靜下心來,努力研究國家新出的科舉教材。
以往沒有被訓練過的計算能力、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終於得到了訓練。
那些對科舉仕途失望透頂的讀書人,聽說這件事之後,也紛紛跑到各地的書店,花費100文大洋,將五本厚書買下,研究一番。
官可以不做,但書還是要看的。
而這,才是皇帝王小飛最想看到的現象。
科舉是根指揮棒,科舉考察內容的轉變,也意味著國家發展方向的轉變。
相信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