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乙肝治療的關鍵(第1/3 頁)
下班後,陳夏跟大家道別,各自回家。
四院的醫務人員大多不是越州本地人,所以這批職工都住在了醫院職工小區。
一般都是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格局,一戶人家佔據一套房。
在這個年代,四院的宿舍絕對是高檔小區,別說在柯鎮這種鄉下地方,在越州地區都是獨一份的,所以越州人最羨慕的就是四院工作崗位。
後來劃歸地方後,透過招工的方式,也招了一些本地人,基本都住在柯鎮鎮上的居民為主。至於柯城附近的農民想一步登天成為四院職工的,這麼多年只有陳夏一人。
陳夏和同事們互相告別,準備去騎腳踏車回家,顧琳吊在人群隊尾,一個盡用嘴形示意“滷肉,滷肉。”
陳夏假裝聽不懂,一個勁也用嘴形示意,“什麼?什麼?”
氣得顧琳雙手插腰站在那裡生悶氣。
從四院到慶豐村,騎腳踏車也要一個小時,8月末的夏日還是挺熱的,陳夏回到家裡時,已經是滿頭大汗,陳秋已經把晚飯準備好了。
還是老規矩,陳夏關上了院子門,然後像變魔術一樣拿出了冰磚和汽水,把陳秋和陳冬驚喜得連呼萬歲。
在吃晚飯時候,陳夏又一人給了他們一個肉包子,然後說道:“我們家在吃什麼你們千萬要保密呀,要是說出去被外人知道了,我們三個人以後再也吃不到了。”
在農村做人做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明明一樣窮,突然你做了工人,還整天大魚冰西瓜,那就不能忍了。
那個打倒一切的年代剛過去,很多人的思維並沒有轉過彎來。
所以悶聲吃肉是現在最好的辦法,陳秋和陳冬當然明白,窮怕了的孩子最懂得護食,你說別的他們聽不懂,你跟他們說以後再也吃不到肉包子和棒冰,保管他們的嘴巴比誰都緊。
吃完晚飯,陳夏一個人坐在院子裡乘涼,不時趕著腦人的蚊子。
他突然有一個想法,現在他有錢了,藏著錢在八十年代這個物價一天一變的時代並不是一個好辦法,這樣是不是可以在柯鎮買個房子?可以把小弟小妹也接到鎮上去學習。
反正他們現在已經不準備種田了,每天要騎腳踏車來回兩個小時,哪怕是陳夏這樣的小夥子也吃不消,萬一碰到個大風大雨的日子,實在是遭罪。
至於四院的職工小區,估計夠嗆,像陳夏這樣的新職工都沒希望。
陳炳坤原來是有資格拿房子的,但他因為妻子和子女都住在農村,所以選擇了拿了一筆補償款,回鄉下建了新房。
買房子這種念頭產生了,就像野望一樣再也止不住,陳夏決定明天中午去找找有沒有出售的房子。
第二天上班,任元非今天帶著陳夏等人,重點去了肝病病房查房。
中國是個肝病大國,至少10個人裡面有1個是乙肝患者,再加上其他肝炎,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年代,比較應該是8:1,那是相當高了。
肝炎,尤其是乙肝,在七八十年代這種醫療條件下,不發病是沒人上醫院的。平時也沒個體檢,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肝病。
但等發作了再去醫院,往往都已經是病毒高複製,肝功能膽素素都飄起來了。最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治療費用也不是一般家族能承受的。
肝病其實是一種富貴病,不能勞累、不能喝酒、不能熬夜等等,恰恰是這個條件是現在最難達到的。
像農民們,一天到晚從事最苦最累的農業生產,哪裡有休息時間?動不動就挑起一百多斤的擔子,這種都是肝病的大忌。
至於酒精性肝病在這個時代挺少見的,飯都吃不飽了,誰家有條件去喝酒?這年頭連個脂肪肝都很少見。
陳夏跟著任元非走進肝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