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聽說要向江浙一帶發展,粟裕很不贊成。粟裕以前就是在浙江吃過苦頭,因為浙江是蔣介石的老家,蔣介石的勢力根深蒂固,而且國軍在那裡留有大量部隊。蘇南是敵後地區,國民黨軍隊不敢來,即使來也是少量的。真正磨擦起來,新四軍未必吃虧。皖南地非敵後,皖南新四軍處在國民黨第三戰區部隊的三面包圍之中。一旦擦槍走火,新四軍一定吃虧。
陳毅也不同意。那時葉飛、陶勇他們在江北同華中局的劉少奇見過面,劉少奇在談話中指出要大膽向敵後發展。葉飛將劉少奇的精神告訴給江南指揮部。劉少奇的指示與項英的相反,但符合所瞭解的中央精神。陳毅和粟裕衡量了一下,在增調部隊到皖南的事上沒有聽項英的,但二人同意將江抗團西撤。
這事的處置事後證明是正確的,因為後來據情報,國民黨方面的確心懷不軌,蔣委員長對兩個地區形勢的分析說得更為露骨:&ldo;葉、項在皖南,如甕中之鱉,手到擒來;陳、粟在蘇南,如海濱之魚,稍縱即逝。&rdo;
自三月份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後,江南勢必成為汪精衛重點防備區域,形勢變得更加緊張起來。正在此內外吃緊之際,江南指揮部發生了兵站站長王永安違反紀律的事件。
那天,粟裕正和陳毅正在指揮部忙乎,指揮部派出在外檢查兵站工作的一名科長風風火火地奔進指揮部,向二人報告兵站站長王永安強迫民女和他結婚。
&ldo;強佔民女?這還了得!&rdo;陳毅大怒,&ldo;馬上派人去,把王永安捆綁關押,等候處理!&rdo;
軍法處處長周林立刻派出戰士奔赴兵站,過了兩天就將王永安綁到指揮部。
王永安是紅軍時期被俘虜的廣西兵。廣西兵擅長爬山,爬樹,會游泳,跑起步來飛快,打起仗來像猴一樣精,厲害,但當官的只管士兵要打勝仗,不管士兵的姦淫燒殺。所以紀律很壞,在當時是公認的。有時打仗都帶著搶來的女人。江南女子多清秀漂亮,按常理,王永安是個殘疾人,被江南女子相中而自願成婚不太可能。王永安當過白軍,大家都估計他是惡習不改,舊病復發。
陳毅的意思是為了嚴肅軍紀、黨紀,挽回政治影響,取信於民,對王永安必須立即開除黨籍、軍籍,就地宣判執行槍決。陳毅很民主,他立即召開的全體科以上幹部會議專就此事討論處理意見。幹部們聽了情況都極為憤慨,意見大都和陳毅的意見差不多。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3
粟裕聽發言時,一直沉思不語,陳毅同志在大家發言後徵詢他的意見。他緩緩地說道:
&ldo;黨紀軍紀必須嚴肅;對人的處理必須慎重。開除和槍斃一個同志,更要考慮再三,不可匆忙決定。王永安是當過白軍,但那是被迫的嘛!才十歲剛出頭的孩子,被白軍抓了去,給一個連長當勤務兵,不過是一年多一點的時間;白軍&ldo;圍剿&rdo;井岡山的時候,他的右手就負了傷,不得不截掉。按規定,傷好了,發路費,勸他回家去的,可是他不走,堅決不走。他對紅軍醫院盡心盡力為他治傷,心裡非常感激,又看到紅軍官兵平等,團結友愛,心裡非常羨慕,更不想走了。沒有右手,打不了槍,他就到炊事班去幫忙做飯、燒火、背鍋、擔米;還冒著槍林彈雨送水送飯,搶救傷員,表現是很突出的。我們部隊開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在極其艱難險惡的環境,他吃苦耐勞、勇敢堅定,終於博得了大家的喜愛;經他再三請求,也經大家再三請求,部隊領導才批准收留他參加了紅軍。在三年遊擊戰爭中進一步受到了考驗和鍛鍊,入了黨,從戰士到炊事班長,再到直屬機關指導員、兵站站長,從來沒有聽說過他有什麼&l;惡習&r;&l;舊病&r;呀,是不是我們這些人太官僚了呢?這個同志也不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