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3 頁)
之前以頭搶地的那個老臣又站了出來,指著他的鼻子怒道:&ldo;放肆,我大魏幾時做過對不起你突厥的事,何事要討說法。&rdo;
烏木思多羅冷笑道:&ldo;這小王就要問大魏皇帝了,前些日子大魏送往我突厥的玉器,經我朝玉器師傅鑑定,竟然全都是假玉,我倒是想問問大魏皇帝,若是您大魏捨不得送儘管明說便是,何必弄虛作假,用假玉充作真玉,來矇騙我朝。&rdo;
許珩愣了半晌,沒反應過來他在說什麼,按理說,慶豐年身為百年老店,又怎麼會做出假玉來,可若是問題沒有出在慶豐年,那問題又在哪裡?
第52章 皇帝的考慮
第五十二章:皇帝的考慮【查明之後直接呈上來,不用遞內閣,明白嗎?】
關於慶豐年造假一事,影響甚大,大魏同突厥的關係原本就勢同水火,七年之前好不容易得到了緩和,但都是靠著無數邊關將士的性命換來的。
大魏主和,突厥主站,原本就是表面和諧,突厥時時刻刻都想揮師南下,再加上近來長安城中曾經多次抓到突厥細作,那麼這件事的真實性就很讓人懷疑了。
這些許珩能想得到,皇帝自然也能想得到,因此皇帝面上並沒有多少驚訝,食指扣著龍椅的扶手,有一下沒一下的敲著。
倒是幾個年邁的老臣子站出來,倚老賣老的指著烏木思多羅罵道:&ldo;我大魏堂堂□□,泱泱大國會造假?&rdo;
&ldo;王大人說的有理,只怕是有些人心裡憋著什麼壞心思,想要破壞兩國邦交啊。&rdo;
另一位老臣道:&ldo;這哪裡是有人憋壞心思,怕不是有些蠻夷又要同我大魏較量呢!&rdo;
烏木思多羅對這些刻意的侮辱性言論充耳不聞,只是勾著嘴角看著皇帝問:&ldo;大魏皇帝,打算如何給我突厥交代?&rdo;
皇帝眼裡積了些陰冷的笑意,沉著調子問:&ldo;四王子以為呢?&rdo;
&ldo;此乃大魏家事,小王身為突厥子民不宜插手,但若是魏皇處事有失公允,那我突厥可是不依的。&rdo;
皇帝歪著頭,看向身側坐著的一眾皇子,問:&ldo;你們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rdo;
眾皇子原本就低著頭不發一語,皇帝這一問他們便把頭垂的更低了,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不敢回話,現在是非常時期,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是牽扯到兩國邦交的大事,說錯了話還有可能會招來皇帝的責怪,所以說最穩妥的就是一句話都不說。
最後竟然是忠厚老實的太子站出來了,儘管他身後的老太傅拼命的給他打眼色,他還是站出來,行了禮道:&ldo;父皇,兒臣以為,若此事真是慶豐年辦事不利,該怎麼處置,處置了便是。&rdo;
皇帝對太子一向偏愛,而太子所言也正是他所想,但他身為皇帝想的要深遠的多,就不單單僅僅是誰錯罰誰的問題,而是怎麼樣罰才能讓突厥心服口服,還能顧及到大魏的顏面。
但這個問題,他就捨不得再交給這個愣兒吧唧的兒子了,而是看向滿朝文武道:&ldo;便依太子所言,交由刑部去查,查明之後直接呈上來,不用遞內閣,明白嗎?&rdo;
&ldo;臣領旨!&rdo;刑部尚書出來跪地領了差事。
端午宮宴並沒有這一件看似很快解決的小插曲而打斷,很快,殿內絲竹齊鳴,管絃悅耳,一派歌舞昇平。
宋南期小聲跟許珩抱怨:&ldo;你說那個四王子是個什麼來頭,為何敢如此大言不慚,證據都沒有,空口胡攪蠻纏,皇上還偏偏從了他!真讓人窩火。&rdo;
許珩拿一個綠豆糕堵了他的嘴,笑罵道:&ldo;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