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福建(第2/3 頁)
那裡我一直都在盯著呢,”吳啟戎對教育也很看重
,畢竟再窮不能窮教育麼趕快教育出來越多的孩子自己發展的也越快。
“這次我們把朝鮮地區的工匠抽調了一多半,可是我們有文登縣容城縣的工匠補充,這300多工匠和3個工程人才到了臺灣估計老二罵孃的花會少一些。”楊向東喝了一杯水說到。
“別看老二覺得自己任務重,給了這批人和裝置老二的建設速度只會越來越快。”吳啟戎想到這裡也是漏出笑容。
“談點別的吧,福建雖然參與了這次,我估計是李旦的人,去年李旦安排人到臺灣島和老宋討論白糖的生意而且希望得到老宋關於治療瘧疾的藥品,老宋沒答應藥品只是答應了白糖的生意,白糖生意讓李旦有些吃不飽,這段時間估計在倒騰德川和豐臣家之間得買賣沒時間進攻臺灣,不過資助巴布拉族和我們的戰爭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只不過沒想到我們支撐了四個月而且還成功剿滅了巴布拉族。既然李旦還要做生意我們不妨當做沒發生繼續和他們接觸。”楊向東說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接觸是必須的,現在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臺灣局勢,說起來德川家了。對馬氏希望從我們這裡採購一批火槍和彈藥,刀槍甲冑也需要一批。”吳啟戎突然想起前幾天在朝鮮那裡視察時候得到的訊息。
“對對對,這段時間忙著給老二劃拉人這事情就給忘了。”楊向東說著起身尋找公文,很快就把那份公文拿出來。“估計是豐臣家需要的,李旦估計賣的價格不太划算。”
“他倒是挺會找賣家的。”吳啟戎看完了報告,“需求不少吧,火槍需要400支,苗刀800把,弓箭2000支。可惜我們現在武器已經停產了,庫存倒是夠了不過朝鮮那裡還要防著女真人啊。”
“這樣吧,今年估計是給他們湊不全,我記得咱們民兵訓練還有300支火繩槍是吧。”楊向東從腦子裡回憶到。
“360支,備用槍管有200支。苗刀我們沒有長刀1000把是有的,皮甲有200多副,弓箭無所謂目前鍊鐵一場還在做產量不多主要是培訓工人為主慢工出細活我去看了質量不錯都是重箭。”吳啟戎心裡還是想做這筆買賣的。
“這樣吧火繩槍給他們100支長刀滿足他們的要求,弓箭多準備點,甲冑給他們80副,我記得咱們試生產了幾副板甲是吧。讓軍工部門給你個報價,火藥我們有沒有了。”楊向東詢問。
“你可別提那幾副板甲了,老二就是扯犢子了,那玩應兒就是定製西服,沒辦法批次生產,用料多,工時也多,又重又不靈活。老二自己試了試都不用了,還不如咱們的棉甲和鑲鐵棉甲,說起火藥咱們的火槍用的都是顆粒火藥。那玩應兒可是勁大,也只有我們的火槍能用,小日子的估計用了會炸膛。”吳啟戎說到。
“那就給100支火銃每一隻帶上30發彈藥,我估計明年我們就的和老宋要火槍了,這火槍發射距離遠威力大,小日子自己生產比咱們的成本高了太多了,這次用了估計會愛不釋手。”楊向東下了決定。
十月二十九老宋得到了最後一批難民和裝備還有讓老宋繼續和福建聯絡的報告,老宋和老二王小哥楊小了還有孫洋節錢桂鬆開了個內部會議。“藥方估計是不可能給李旦了,成品藥他要是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給他一部分,不過價格不要太高了,明年我們會提高白糖產量這是個好生意我覺得李旦會答應,公司的意見是給他在福建地區的肥皂香水獨家經營權。我希望透過李旦和西班牙人聯絡和西班牙人做絲綢茶葉還有瓷器的生意。”老宋作為這裡的領導率先發言。
“我覺得透過李旦和西班牙人弄一批椰子和橄欖樹苗最好了。”老二提出自己的意見。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