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感嘆(第1/3 頁)
得知陶朗先已經回來了,徐光啟就帶著有些沉迷得熊廷弼回到了蓬萊。
陶朗先回來第一時間就邀請熊廷弼前往辛鮮坊,因為熊廷弼是湖北人,離開湖北也有一段時間了於是準備了幾道名菜,黃坡三合,清蒸武昌魚(沒有武昌魚只有登州水庫養殖的鯉魚)蓮藕排骨湯。還有一些甜點和冷盤,這些都是登萊地區很受歡迎的菜品,這個時代甜食可是很昂貴的東西,不過興華公司可不缺,所以甜品讓熊廷弼很喜歡。
得知陶朗先在青州府整頓士紳和官員的事情,這讓前來散心的熊廷弼感同身受,雙方都是正直清廉之人,對於對付貪汙腐敗份子可是聊的很投機,得知陶朗先用了類似潑皮手段時,熊廷弼開心的大笑,表示非常時機必行非常手段。隨後熊廷弼講述了自己在江東整頓官吏得事情,隨後詢問陶朗先曾經為了救助登萊百姓從遼東運輸糧食的事情,陶朗先也是據實以告,陶朗先也告訴了海上運輸的成本很便宜,從天津直接可以運到遼東,不過陶朗先也告訴熊廷弼海運實行會很困難。
隨後詢問陶朗先關於登萊得民生建設問題,陶朗先也是半真半假,對於登州府得官員和軍官們交出自己得田產捐錢捐物支援登萊重建,熊廷弼很是驚訝,現在遼東很多難民熊廷弼對於如何安置他們很是頭痛遼東地區土地其實非常不錯,可是就是土地兼併情況很嚴重,得知陶朗先一次性的從青州府弄走了難民,這對熊廷弼很有震撼,於是提議能否接收遼東難民。
陶朗先也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而是告訴熊廷弼這個需要統計一下,不過可以在蓋州衛地區建立港口,到時候可以作為運輸難民的一個視窗,不過陶朗先告訴熊廷弼現在邊牆外的寬甸到鎮江地區可以安置人,用來組建江東鎮軍和開墾的工作。對於寬甸地區熊廷弼也是知道的,這是他曾經彈劾李成梁的一個關鍵,而且當地的耕種情況很不錯,現在既然登萊軍在那裡盯著那就可以繼續安置難民,倒是陶朗先表示那裡最好不要徵收賦稅。對於這件事情熊廷弼答應了,而且他也決定既然登萊軍在寬甸不妨就直接擴大點,直接恢復曾經的寬甸,長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蘇奠堡,六堡。
熊廷弼則很是無奈地表示遼人不可信,陶朗先對此無話可說。並非是遼人不可信,高淮亂遼導致相當一部分遼人跑到了女真人的地盤上,以至於本來就靠近漢地的建州女真人,從原本的遊獵捕魚這些野生的生活方式,變成了會耕種的日子人,而這些跑到了建州地盤的漢人也加強了女真人的畜牧業,女真人得到了有經驗肯吃苦耐勞的低價奴隸。
至於遼人不可能信,另外一點就是李成梁負責管理遼東地區時剩下的爛攤子,以至於遼東的軍隊本身有戰鬥力,但是更關心自己的利益。薩爾滸之戰對於遼東軍隊也是很大的打擊,陶朗先也清楚遼東的軍紀和軍官貪腐的亂象確實也需要根治。
但是兩個人都不知道的是留給他們的日子不多了,薩爾滸之戰是萬曆四十七年的事情,到明年的七月二十一日,萬曆皇帝就要死了。接下來就是後來的“紅丸案”、“移宮案”。大明又開始了,正兒八經的黨爭亂政的日子。
隨後熊廷弼詢問如今登萊青三府全力支援江東軍是否會存在吃力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陶朗先倒是沒有什麼客氣,按照加派三響後登萊青三府稅收130萬石,結合價格稅銀應該是100萬兩左右,不過實際情況時只能交付稅銀90萬兩剩下的全部由糧食支付。
依照內閣諸位大人給登萊巡撫的要求是江東軍應該編制3-5萬人。按照一個士兵一個月2石糧食的軍響,僅僅江東軍每年就需要72-120萬是糧食,這還不算登萊青三府本身就應該保證的6萬本地軍隊。僅僅登萊和江東軍需要將近300萬石的軍餉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聽到熊廷弼這話,徐光啟反而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