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孫家坳的困境(第2/2 頁)
衣服這玩意兒,無非看誰穿得好咱就去搶誰的,打死幾百個貴子偽軍就都有了。
我剛到源泉時跟你們一樣,不過運氣好撿到一個死人,在那個死人身上找出來一把槍,現在一切都是憑藉這把槍打下來的。
無論你們還是其餘人,我對你們要求都不高,想安穩過日子待在這裡種地就行,但想要過好日子就要出去打架去。
我不會逼著誰出去打架,但也不會搞平均模式,多勞多得是唯一原則,這裡不養大爺也不要蛀蟲。
當然也不是說只有打架一個晉升途徑,有技術,會管理,幹活賣力氣我都鼓勵。
但畢竟現在是一個亂世,還是槍桿子出成績更快一些。”
範黎冰說了很多,基本上就是胡蘿蔔加大棒那一套。
有鼓勵有敲打還有大餅,當然也都是大實話。
“大當家的,除了修房子跟訓練,你剛才說了外出最多動用百人,那麼剩下這些人冬天有什麼安排麼?”
謝蘭蘭開口詢問。
“要學習,文化方面不能落下,還有醫術我要求不高,起碼的頭疼腦熱的處理跟外傷包紮,這個必須人人都掌握。
還有外語,現在沒有老師巴爾特先教大家說蒙語,沒必要學全了能基礎對話就行。
其餘咱這裡幾百人各地的都有,各種方言也可以學一下,會不會說放一邊,先做到能夠聽懂就行。
再就是幾匹馬我養在這裡,不是讓你們當祖宗供著的,要利用起來學下騎乘。
不過也不能所有人都騎,巴爾特跟劉壯負責具體安排。”
看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孫鐵錘這才不急不慌的開口。
“大當家的,我們孫家坳現在這裡手藝人有十三個:鐵匠有三個,郎中兩個,石匠一個木工四個,裁縫三個。
按照您吩咐的,每人又招了三個學徒,總共五十二個人。
這個孫家坳有鐵礦但沒有煤,現在只能煉點生鐵打點農具跟鐵鍋這些。
因為今年要緊著種地,一個月也煉不了多少鐵,這裡的草藥也只能治療簡單的病,棉花跟麻今年種的也不多,基本解決不了大問題。
不過經過這半年多發展,農具問題算是解決了,但要是繼續朝前發展您還得弄些煤回來燒焦炭,不然連您要的鐵鞍架都做不出來。”
範黎冰對技術是重視的,沒有科學家他就蒐羅民間手工藝人。
他又不搓蘑菇蛋不需要高科技,只要鍋碗瓢盆跟鐵鍬斧子之類能自給自足就行了。
“老孫先不著急,多教幾個徒弟出來,尤其是鐵匠這塊兒。
有機會我會搞一批好鐵回來,煤炭其實也不難弄到手。
我說的大豆榨油這塊兒,你們現在有眉目了沒有?
我們得吃油啊,養豬固然是一個路子,但不能把希望都放在這上面。”
孫鐵錘撓了撓頭,有些為難。
“大當家的,方法我們算是搞出來了,但是現在卡在工具這一關了。
鐵器我們沒有合適的鐵,做石磨附近山上又沒有好石頭。”
範黎冰也無語了。
山不就我我就山,那個年代人的思維方式就是搬回來,很少有自己搬過去的想法。
“先去找石頭,找到石頭能搬就搬回來,搬不回來就原地打造。
安全問題不用擔心,沒有什麼是一挺機槍不能解決的。
還有就是提升石磨效率,包括耕種跟田間管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種地也是一樣,要勇於創新嘗試,老輩子傳下來的東西,不一定都好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